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2005年全国砌体结构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hn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进行了抗震性能分析,通过改变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体剪力墙的截面尺寸,即模拟不同的混凝土框架和砌体剪力墙抗侧刚度比的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对其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配合良好的构造措施和施工方法,钢筋混凝土-砌体结构完全能够满足7度抗震设防要求,特别在经济技术欠发达的地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多孔砖砌体剪一压复合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在多孔砖砌体剪-压相关曲线中,当应力峰值出现时,多孔砖砌体的轴压比要比普通实心砖砌体的小,这是因为在复合受力状态时,多孔砖砌体的开裂较早并且砂浆的销栓不能传递压力的结果。建议在设计时,控制其轴压比不大于0.5。
本文通过对混凝土多孔砖砌体结构构件的受压承载力进行试验研究,确定混凝土多孔砖砌体轴心受压、偏心受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从而为混凝土多孔砖结构的设计与研究提供有效依据。
将废弃混凝土加工成再生骨料,用于配制再生混凝土,并制成小型空心砌块,对于废弃混凝土的高效回收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定了不同级配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和砌体的抗压强度,完成了3根再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柱的轴压试验,探讨了其受压性能。研究表明,当其他条件相同时,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的抗压强度较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略有降低,但是仍能满足承重砌块的要求;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砌体的抗压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空心
新型墙体材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由于具有许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墙体裂缝问题,从而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及适用性,阻碍其推广。因此,砌块建筑裂缝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自行设计的保湿空间,对尺寸相同、构造措施不同的墙体进行试验,分析了环境相对湿度(RH)、上墙后时间、面层材料等因素对砌块墙体变形的影响,对比面层材料的抗变形效果,并测得65%、45%两种湿度条件下墙体的干缩率,供
通过出平面集中偏心荷载下带构造柱组合砌体墙的破坏试验,了解了力与偏心距对柱、圈梁与砌体墙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揭示了截面应力沿墙体水平和竖向的传递与分布规律,探索了裂缝的出现与发展、构件变形与破坏的机理,找出了影响受力性能的因素与规律。此外尚就墙体平面外的支承与约束所产生的空间作用进行了分析。本研究为进而建立组合墙出平面偏心受压的基本理论与计算方法,以填补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之空白,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通过6个配筋砌体抗弯墙片(包括2个z型墙片)在水平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了在抗弯作用下的破坏特征,分析了影响配筋砌体抗弯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配筋砌体墙片抗弯刚度的计算方法,并将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得到的数据进行了对比。
通过在夏热冬冷地区对采用R.E复合保温砂浆外保温系统的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复合墙体住宅冬季热工性能的监测,对其外保温墙体保温应用效果进行分析,说明该复合墙体的热工性能能够使住宅室内气温与墙体内表面温度较为稳定,改善室内的热环境,有效地提高了室内舒适度,并达到节能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典型墙板试验记录,应用细胞自动机技术直接预测面外均布荷载下砌体墙板破坏模式的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个新建议的传递函数被用来模拟边界效应向墙板内各个区域的传递。进而,由所提出的细胞自动机模型产生基础墙板和新墙板内各个区域的状态值,再应用所建议的准则匹配两墙板内的类似区域。最后,以两墙板的类似区域和基础墙板的试验破坏模式为依据,鉴别出新墙板的破坏区域,从而预测出新墙板的破坏模式。这个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是我国墙体改革重点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之一,但其抗剪、抗拉强度较低,抗裂、抗震性能较差。本文提出对砌体施加预应力,形成新型砌体结构——预应力砌体。对预应力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墙体进行了水平静载作用下的抗裂性能、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以及预应力损失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预应力改变了砌体结构的开裂位置,显著地提高了结构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有效地改善了砌体结构的抗裂性能和抗
针对目前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裂、渗、漏”问题,从墙体裂缝成因分析入手,试制了一种具有承重和保温功能的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复合砌块以替代目前常用粘土砖。通过混凝土和加气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抗压试验,证实块材的抗压强度可以达到预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