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浸提方法对土壤及蜈蚣草中砷形态浸提效果

来源 :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仪器分析及样品预处理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几种常见浸提方法对砷污染土壤和蜈蚣草样品进行处理,并使用LC-AFS测定砷形态,重点考察不同浸提方法对样品砷浸提效果的差异,以及其形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土壤、蜈蚣草根和叶中砷主要以As(Ⅲ)和As(Ⅴ)的无机形态存在,其中As(Ⅲ)所占比例分别为11.6%、24.2%和73.8%。磷酸高温浸提对土壤的浸提效率最高,可达41.0%;甲醇/水(1:9)超声浸提对蜈蚣草根和叶有最高的浸提效率,分别为60.2%和82.5样品加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在92.7%-108.4%和2.05%-10.49%范围内。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对染毒水体中芥子气的定量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该法基质干扰小、重现性好、线性范围宽、准确度高,为水体中超痕量芥子气的分离和检测提
  本文首先合成超顺磁性Fe3O4,并在其表面包裹SiO2,并进一步修饰。利用分子印迹技术,以莠去津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合成了对莠去津具
  建立了固相萃取柱脱盐-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酱油中铅的方法。酱油经微波消解后,消解液用乙酸铵调节至pH≈5.5,过经用5mL1 mol/L乙酸铵活化的DigiSEP-Blue柱,将被测元素铅
  对离子阱以及飞行时间两种原理的小型质谱开展了评价,对仪器的灵敏度、质量范围、分辨率、混合物分析、抗干扰等基本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便携式离子阱质谱仪以及TO
  利用钴(Ⅱ)对H2O2氧化没食子酸的催化作用及与蛋白质的配位作用,建立了痕量蛋白质的催化光度分析法。在0~1.0×10-3g/L蛋白质范围内,线性回归方程A=-0.5591C[BSA] +0.6513,R=
  主要介绍了纺织品中禁用偶氮染料、致敏染料、杀虫剂的危害及检测现状。对比分析了目前上述检测项目的前处理方法。同时引入新的前处理方法:快速有机溶剂萃取法作为生态纺
  本实验建立了离子色谱法测定冷冻水产品中磷酸盐含量的方法,优化色谱条件柱温为30℃,进样体积为100μL。该方法中磷酸钠、焦磷酸钠、三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和六偏磷酸钠的
  经研究发现,在缓冲溶液NaOH-KH2PO4介质中,普卢利沙星对H2O2氧化罗丹明B褪色反应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又研究了该阻抑催化褪色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包括酸度,试剂的用量,温度,时间
  本文介绍了拉曼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及特点,追踪了近年来便携式拉曼光谱仪的发展,并利用便携式拉曼光谱仪检测到GB、HD和VX的特征拉曼谱图,研究了三种化学毒剂的拉曼特征谱线,实
  分析荸荠皮中的香气成分,将荸荠皮用95%乙醇提取后得茶叶浸膏,将荸荠皮浸膏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乙醇进行萃取,对茶叶进行分步提取,得到不同部位的提取物,利用GC-MS分离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