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脊法和疏散法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观察

来源 :第十一届苏南苏中地区针灸学术交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k2293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过分段治疗和重视调整胸腰椎同时配合调整颈椎的正脊法和疏散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方法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国际头痛协会关于颈源性头痛的患者86例,使用调整胸腰椎及颈椎的椎曲的方法治疗1个疗程,观察疼痛程度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7%,对照组总有效率69.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采用正脊法和疏散法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良好疗效,无副作用,标本兼治.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从颈椎病论治周围性面瘫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采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加针刺面瘫常用取穴分期治疗;对照组采用面瘫常用取穴分期治疗.在20 d后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62.1%,总有效率1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加针
吴惠平为中国台湾地区现代著名的针灸宗师,是20世纪40年代常州年轻的名中医,20世纪60-80年代世界针灸的领军人物,是常州在海内外最有影响的中医专家,为中华文化和中医针灸事业奋斗一生,他教授的洋博士徒弟,遍及世界各地。
吴旭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经验丰富,擅用针灸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本文将其治疗面瘫后遗症的经验进行总结。吴老强调临证要善于随机应变,不可过分拘泥。一方面面瘫后遗症的三型应区别对待,另一方面三种分型也不能绝对孤立。因此,在面瘫后遗症治疗期间,尤应密切观察患侧面部变化,做到随机应变。另外,在治疗期间,吴老常嘱患者尽量保持轻松偷悦的心情,避免焦躁情绪,这样医患配合,治病结合治神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目的:观察早期针刺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为早期针刺介入治疗ACI提供依据.方法:67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3)及观察组(n=34),两组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含
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按随机均衡的原则分3组,针刺治疗组30例,椎旁阻滞组40例,针刺加椎旁阻滞组30例。结果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椎旁阻滞组总有效率为90.0%,针刺加椎旁阻滞组为96.7%,经统计,针刺加椎旁阻滞组总有效率优于针刺治疗组和椎旁阻滞组(P<0.05)。因此,采取针灸加神经阻滞疗法治疗腰突症取得满意疗效。
对拨针治疗腰神经后内侧支卡压性腰痛105例的方法与结果进行了报道,并对腰神经后内侧支的解剖、病理、近年临床主要治疗方法及拨针治疗机理进行了分析,表明拨针疗法是治疗该病的一种较为理想的中医针灸新技术。
针灸学术思想随着临床经验的积累,日臻完善,把心理学的知识结合到针灸学中来,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治疗的同时,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的心理行为干预,改善其心身状态,对提高治疗效果,促进康复是非常必要的。关键在于医生与患者之间如何沟通,这些是值得去探讨去实践的。
目的:观察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50例,采用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口服安眠药舒乐安定治疗.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有效率为74.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微创穴位埋线治疗失眠疗效好.
目的:研究针刺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高脂血症大鼠心肌SurvivinmRNA及Fas-L mRNA表达的影响,同缺血预处理进行比较,探讨针刺预处理的有效性及对心肌的保护机制.方法:将高脂血症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组和针刺预处理(AP)组.复制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心肌组织进行原位杂交法检测,测定SurvivinmRNA及Fas-LmRNA表达
通过运用微格教学模式在本校高、中职针灸推拿专业《推拿练功技术》教学中,希望以此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还通过两届学生在微格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的比较,得出了微格教学模式在上述两个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