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融合通信的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服务系统的实现

来源 :2010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rl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融合通信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配、用电侧信息交互的 基础,是实现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的前提和保障。基于融合通信的智能用电双向交互服务系统最大优势在于融合了光纤、电力线、无线等多种通信技术,将过去用电环节中单向的“电力输送-电力消费”、“电力管理-电力被管理”的被动用电模式,转变为双向的互动用电模式。在这种新的用电模式下,电网企业和用户可以准确的、及时的提供和获取信息,从而对彼此的行为施加正面影响,达成智能用电的效果。系统的实现不仅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一部分,也可支撑三网融合,已在国内建设多个试点并成功应用。
其他文献
  TASE.2 协议是调度中心之间大容量数据通信的理想协议,在云南电网各级调度机构中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遇到了很多问题。   本文总结了笔者在运行维护
  针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节能特性,为了进一步降低输电线路的电能损耗,结合近几年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研制了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系列节能配套金具。如无磁(低磁)的楔型耐张线夹、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它为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解决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本文分析了云计算技术的计算方法和结构特点,并且针对智能变电站的实现需求,构建了基
  五防系统已经在变电站应用多年,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变电站不可缺少的重要系统之一。近年来,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快速发展,五防系统的组成
  本文分析了某大型海上风电场并网运行系统中,相关节点电压水平随不同风电机组出力、运行方式和系统外部参数等因素的关系。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大型风电场并网电压分
  针对中国将全面建成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目标,详细了解当前电网中输电线路现实,分析了阻碍智能电网建设中输电线路存在问题及隐患,提出了实现“无磁化”和“低碳”绿色的输电线
本文构建农民工相对贫困测度指标体系,运用CFPS数据从代际差异角度测度并分解农民工相对贫困指数.研究结果发现,农民工的相对贫困程度逐年降低,但教育、生活和工作维度的相对
  电力通信管理系统是通信专业在未来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叙述了电力通信管理系统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讨论了系统的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通过对目前发展的制约因素
  电网的频率和电压交互影响,单纯依靠低频和低压减载都很难保证严重故障下电网的安全稳定。结合省级电网低频低压减载配置研究的实际工程,在考虑多种约束场景的前提下,提出电
  水电企业重大设备技术改造是一个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缺陷分析、技术调研、标书编制、评标约谈、安装调试等方面,任何一个环节疏漏或抓得不实都将直接影响到设备技术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