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医学技术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

来源 :第十一届全军妇产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0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盆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三维解剖结构,其内组织结构众多,不仅涉及泌尿、生殖及消化三大系统在内的多个组织器官,还包括血管、神经、骨盆以及肌肉等多种成分。熟练掌握盆腔内众多组织脏器之间的解剖位置关系,预先进行个体化手术设计,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传统的解剖学研究、CT/MRI二维图像在显示女性盆腔三维精细解剖结构及不同脏器之间的毗邻关系、个体化差异等方面能力有限,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近年来,随着各种人体数字化图像获取技术的进步以及相关计算机软件的研发运用,数字医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的应运而生,为女性盆腔解剖的相关基础及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在介绍数字医学概念及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妇产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维吾尔药卡比子散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黏膜病变疗效效果.方法:使用卡比子散灌肠液灌肠疗法进行治疗,一个疗程为30~ 45天.结果:233例,痊愈38.6%,显效16%,有效37%,无效10%,总有效率为91.8%,治疗期有3%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维吾尔药卡比子散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作者论文被国内中文期刊收收录情况以及我院目前的科研现状、学术水平以及在科研论文产出方面存在的不足.方法:根据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和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数据库检索统计2000.01~2010.06我院作者在国内中文期刊发表论文的情况.结果:从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
本文阐述了丽水市畲医药保护和研究概况,国家大力扶持民族医药发展政策,国家和地方需加大畲医药事业发展力度,将畲医药事业发展纳入地方规划,对地方第十二个五年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有重大意义。
本文对急诊输尿管结石的超声诊断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输尿管结石是泌尿系统疾病中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结石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同时,超声仪器不断更新换代,图像分辨率越来越高,功能越来越完善,对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总结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间输尿管结石168例,临床以腰腹部放射性剧
在民族医疗药材中,药用草药占很大比重。药材植物各部分的采集时期和采集方法不尽相同,应根据特点需要进行适时采集,但因农民群众缺乏对药材植物的实时采集知识,采集的药材达不到质量要求。本文对药材的采集时期和药材植物的药用部位进行了讨论,供同行在实际操作中参考。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Hs-cRP的影响。  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30-40ml,疗程15天。分别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测C反应蛋白。  结果:治疗组hs-CRP下降显著高于对照组。  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副作用少,且有抗炎症的作用。
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瘫主要由黏液质发生异常改变,血液热性降低,骨髓功能障碍从而影响血小板的产生并发皮肤黏膜出现血清,牙龋出血,鼻出血,外伤后不容易止血为主要症状的病。本文是维吾尔医治疗此病症的临床总结,强调了治疗前应先给予其成熟剂并加一些改善骨髓功能加长血小板细胞寿命,改善血凝聚力的药物,同时也可避免严重的内脏出血性并发症。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治疗震颤性麻痹的疗效。  方法:主要观察28例典型震颤性麻痹临床症状、体征和以往病史并判断疗效。  结果:痊愈率为32.14%,总有效率93.5%。  结论:传统维吾尔医药物治疗震颤性麻痹有较好的疗效,对下一步对照比较研究给予有利依据。
1969年,Edwards博士首次宣布人类卵子在体外的培养和受精已经取得成功,用这种方法使人类卵子受精成为可能。至1978年终于诞生世界上第1例试管婴儿Louise Brown,从此揭开了人类生殖工程研究的序幕。本文通过对辅助生育技术现状与未来的研究,总结出了辅助生育技术的发展己经超越了治疗不孕的范围,逐渐进入了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和研究阶段,其内涵,也从辅助生殖过渡到生殖工程。
子宫内膜癌虽然总体治疗预后较好,但部分患者经初次治疗后仍将复发。本文从子宫内膜癌复发的高危因素说起,阐述了其复发诊断的标准及复发的临床表现,并谈及对盆腔复发的处理和远处转移的处理,最后提及子宫内膜癌的肿瘤组织中有P-糖蛋白过度表达,可部分解释此肿瘤对多种化疗药的耐药性,故可以考虑应用某种生化调节剂以消除P-糖蛋白转录的膜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