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综合防控措施浅析

来源 :2021第九届中国水生态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种植结构失调,过量施肥,粗放管理,农田尾水循环利用效率低和挤占农田沟塘、环湖湿地等导致的农田生态系统氮磷拦截、净化和循环利用能力衰退,不合理的耕种模式导致的护岸生态功能脆弱等原因,造成洱海流域面源污染日趋严重,成为洱海生态环境治理的重点问题。通过对洱海流域面源污染的特点和防控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源头控制、过程阻隔及末端治理的防治思路,以达到消减农业面源污染,构建洱海流域面源污染防治体系的目的。
其他文献
现在大部分城市河道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导致黑臭水体的出现。解决城市黑臭河道的污染问题、恢复河流的生态和社会功能不仅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更是保障了居民健康愉悦的生活。基于以上问题,通过将生物修复技术与生态修复技术相结合,并采取菌剂自动投放技术、高效纤维生物网床原位净化技术和曝气增氧等技术,实现治理河段生物菌剂高效投放,营造稳定可靠、挂膜高效的生物网床,加强河道氧溶解效率;使城市黑臭河道水质生态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黄河并专门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就黄河系统治理、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关于黄河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节约集约利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水安全事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水安全是涉及国家
建设美丽中国,创建美丽城市,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迫切要求,如何创建美丽城市?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实施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修复,文中从生态系统完整性、社会服务功能完整性方面,通过原型观测资料分析、实体模型、数学模型和类比方法,对城市河湖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修复进行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