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DE99对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究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weiyangk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肥胖已经成为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疾病,一般认为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失衡所致。但是,一种新的观点认为环境化合物的暴露在肥胖的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这类环境化合物被定义为促肥胖因子(Obesogen)1,如TBT2 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稀土氧化钕颗粒物(Nd2O3)对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的细胞毒性,以及环状RNA(circRNA)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材料和方法]通过粒径分析仪检测Nd2O3 颗粒物的粒径分布,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Nd2O3 颗粒物形态及其进入细胞情况。
目的:探讨大气PM2.5 对小鼠肺部的炎症效应以及环状RNA 在肺部炎症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制.方法:取6-8 周ICR 雄鼠24 只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模拟大气环境对小鼠进行连续3 个月的PM2.5 和清洁对照空气暴露,HE 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实时定量PCR 分析炎症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 检测NLRP3、caspase-1、IL-18、IL-1β 的蛋白水平,酶联免
铁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机体的氧化还原反应、细胞增殖与分化、基因表达调控等基本生命过程。机体铁稳态在生命体的新陈代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铁吸收调控异常导致体内铁超负荷时,它会沉积在多个组织,造成组织的氧化损伤,甚至早发性器官障碍。
纳米颗粒的毒性复杂多样,但在进入生物体内后均会由巨噬细胞发生响应。与此同时,巨噬细胞是细胞免疫的基础组成部分。纳米颗粒对巨噬细胞极化、分化及功能的表达的影响,是纳米颗粒进入生物体内后毒性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使用 Rosa RFP 和 mfsd2a CreER 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建立了采用流式细胞术区分不同核型的小鼠原代肝脏细胞的方法。
Aging increases the risk of various diseases.The main goal of aging research is to find therapies that attenuate aging and alleviate aging-related diseases.
肿瘤细胞的代谢可塑性使得肿瘤细胞比较容易适应低糖或缺氧的微环境。我们的研究工作发现,在缺氧环境中,肿瘤细胞优先摄取乙酸而不是葡萄糖,并通过表观遗传调控促进组蛋白乙酰化,有助于在缺氧环境下的脂质从头合成。
Tet蛋白是一种Fe2+和α-酮戊二酸依赖性双加氧酶,可将DNA中的5-甲基胞嘧啶转化为5-羟甲基胞嘧啶[1],5-醛基胞嘧啶和5-羧基胞嘧啶[2]。我们推测Tet蛋白也可能催化RNA 5-甲基胞嘧啶(m5C)的氧化。
在哺乳动物细胞内存在DNA甲基化和去甲基化的动态变化。其中,DNMT(DNA methyltranserase)是目前已知的哺乳动物细胞内主要的DNA甲基化蛋白,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 protein)是主要的DNA去甲基化蛋白,后者能够将5mC氧化为5hmC、5fC和5caC,如图1所示。
紫外线(UV)是电磁波谱中介于电离辐射和可见光辐射之间的部分,其波长范围在100-400nm之间.DNA在26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属于紫外辐射的波长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