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腹水中医治疗进展

来源 :2009年国际中医药肿瘤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q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恶性腹水为晚期肿瘤的特征之一,患者往往体质较差,不能耐受化疗,生物治疗因其费用高,不能得到广泛推广,而中医药治疗副作用小,疗效肯定,尤其是腹腔灌注治疗,药物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控制恶性腹水的作用明显,本文现将近五年中医药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内服汤药治疗、腹腔灌注治疗、静脉滴注治疗以及中药外敷治疗等。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发生与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的关系。[方法] 设患者组及正常组各30例,同批测定两组血清生殖激素FSH、LH、E2、P、T及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可溶性E-选择素(SE-selection)。[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血清P含量无明显差异;血清FSH、LH、E2、T均低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患
[目的] 探讨月经失调在贵州省女大学生中的发生情况及其与心理应激、个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调查法和心理测量法,对月经失调1000名大学生和非月经失调1000名大学生进行了“月经健康问卷、生活事件量表(LES)、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研究。[结果] 女大学生月经失调与负性生活事件密切相关;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中月经失调组的P、N值明显高于月经正常组,E分值低于月经
本文调查针推专业本科生对本次双语教学的看法、要求和感受,以调整英语在本学科教学形式和内容中的比例。
[目的] 探讨加减温经汤治疗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作用机制,并从治疗角度反证月经病寒凝血瘀证的发生与血清生殖激素、sICAM-1、sVCAM-1、sE-selection的关系。[方法] 对30例月经病寒凝血瘀证患者给予加减温经汤治疗,连续服药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FSH、LH、E2、P、T及sICAM-1、sVCAM-1、sE-selection的变化。[结果] 近期临床治愈
医学教学研究至关重要。为更好地培养医师提供证据的教育研究,其重要性可以和药物疗效评价的研究相提并论。随着中医学正规高等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实践的推广,中医教育也需要从基于经验的教育模式(opinion-based education)向基于证据的教育模式(evidence-basededucation)转变,为社会培养出具备更高从业能力的现代中医师,从而能提供更好的中医
肝纤维化形成机制十分复杂,系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沉积与降解失去相对平衡的结果。如果失调,则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因此,从调节ECM的合成和降解方面进行肝纤维化的防治,可以取得较好效果。研究发现,在参与ECM降解的酶系中,以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尤为重要。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其抑制剂(TIMPS)可以平衡细胞外基质的代谢。本实验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测鳖甲煎丸对肝纤维化大鼠基质金属蛋白酶2(M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是由一种或数种病原菌引起的前列腺非急性感染。目前大多认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以非特异感染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大肠杆菌约占到80%。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近年来有增多趋势,发病年龄趋向年轻化,应引起足够重视。西医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以抗生素为主,但由于前列腺包膜和腺泡上皮类脂质的屏障作用,多种抗生素不能进入前列腺腺泡内和分泌物中,因而难以取得满意疗效。中医药既可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炎症性肠病之一,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炎性疾病。主要临床特征为反复发作和持续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UC在欧美国家患病率约占0.4%0~1‰,在国内未见精确的统计报告数据,随着国内居民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巨大变化,近年来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虽然目前UC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已明确免疫反应异常是其
食管癌早期手术意义重大,但多数患者就诊时多在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单纯放疗或化疗有效率低,且毒副作用大。为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笔者采用中药西黄胶囊配合化疗治疗30例中晚期食道癌,取得了较好效果,本文现将诊治过程进行总结报告,并从中医学的角度讨论了食管癌的致病机理。
恶性腹水其病因病机为症瘕、积聚之病迁延日久,使肝脾肾三脏受病,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水瘀结于腹内而成.临床以腹部胀大、面色苍黄、脉络暴露为特征.临证根据其病机特点,立活血化瘀法治疗恶性腹水,可取得一定疗效.积极探索本类药物对恶性腹水的作用机制,将对中医药治疗恶性腹水理论及临床筛选有效抗癌中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