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 Nino和La Nina事件对太阳黑子活动的响应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4628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1872 年-2009 年间太阳黑子数和SST 数据分析,分别讨论1872-1940 年和1941-2009 年两段时区内,El Nino 和La Nina 事件对太阳黑子活动的响应情况。结果发现在太阳黑子较强的时段, El Nino 事件发生频次剧增达两倍多,事件发生时的峰值间隔缩短,且较强事件的持续时间和峰值都有所增大;而La Nina 事件发生频次稍有减少,事件发生时的谷值间隔稍有增长,较强事件的持续时间有所缩短,但总体变化不大。太阳黑子活动增强的时段,El Nino 和La Nina 事件对应的峰、谷值间隔时间强度都增大;对应大于此时段峰、谷值平均值的事件次数都有所减少。通过把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位相进行区域划分,可以发现,在1872-2009 年间,90%左右El Nino 事件都发生在谷值区和衰减位相区;而La Nina 事件,近一半都发生在谷值区,其次较多发生在峰值区,而衰减位相相对较少发生。随后本文通过分析1940 年前后太阳黑子活动较弱和较强两个时段内,海表月平均温度标准差,发现较1940 年前,1940 年后的赤道中东太平洋的大值中心向东扩展,并与南美沿岸的大值中心合并为一个中心。
其他文献
  本文对庐山夏季降水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强降水的天气系统进行了天气分型,并对其本站要素反应、卫星云图及雷达回波特征进行了归纳,初步总结出庐山夏季强降水短时临近预报的概
  按照《寒潮等级》国家标准(GB/T 21987-2008)统计江苏1960~2009 年所有基准站、基本站和一般站的资料,筛选出江苏的区域性寒潮和大范围寒潮过程共172 个,分析归纳江苏寒潮过程
会议
  利用常规探空和地面观测资料,对2005-2009 年6-8 月份青藏高原那曲地区雷暴日 与无雷暴日的温度﹑温度露点差﹑风廓线及假相当位温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雷暴日整层 大气的湿
会议
  全世界每年灾害性天气的发生经常带来巨大的国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近年来,为改进灾害性天气预报,数据同化技术越来越得到重视,特别是对台风和暴风雨等的预报。时空多尺度
会议
  文章选取2010 年4-6 月江西汛期11 次暴雨过程,对T639 模式的短期预报能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T639 模式能准确地反映亚洲中高纬度大尺度环流的演变趋势和调整,对重大天气
会议
  针对2008 年6 月12 日广西特大暴雨个例,利用华南野外试验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资料,采用Barnes 滤波方法,分离了其中的中尺度系统。对比雷达观测资料和模式模拟结果,发现在不
会议
  使用新一代中尺度WRF3.3模式和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5月31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次降水过程进行模拟,模拟耦合了WRF中的slab、Noah、RUC和PX四个陆面过程方案,模拟起始时
会议
在新闻实践过程中,党报如何引导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走向?如何在众声喧哗中正本清源、激浊扬清,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发挥“一锤定音”的作用?这些一直是党媒新闻工作者思考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管是社会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必须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从小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共图书馆为了履行好教育职能,应该
  利用NCEP1°×1°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雨量及FY-2D 卫星资料,分析2010 年5 月5 日晚~ 6 日湘中大暴雨过程特征,并探讨了此次大暴雨过程的成因。结果显示:陕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