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嵌入式知识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来源 :浙江省高校计算机教学研究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s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分析了物联网应用系统对嵌入式知识的迫切需求与物联网工程专业学生薄弱的硬件基础之间的矛盾,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两个方面进行了对培养模式的探索.我们设计一门"物联网工程硬件基础"课程,采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化教学方式,将简单易学的单片机作为主要教学实验平台;设计了从功能模块学习到应用案例实践的进阶式教学组织形式,对嵌入式教学内容进行融会升华.该课程将全方位激发学生对嵌入式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嵌入式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从蒸压热平衡角度分析B05级蒸压加气混凝土产品生产线的热耗和节能途径,结果表明:干密度每相差100kg/m,能耗相差16.5kg蒸汽热能;坯体水料比每差1%,蒸汽能耗相差约1kg/m3;与进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先进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学生的大数据思维,使其适应社会发展,成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考虑因素.作为计算
农、林、水、医等行业背景很强的院校如何培养高质量的,能为行业、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信息技术应用型创新人才,是这些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本文针对高校林业信息技术应
加快建设和发展新工科,培养以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为特点的新经济急需的紧缺人才,已经成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共识.新工科的建设离不开工程教育认证的指导,而工程教育认证
随着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各界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能运用多种知识、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专业化人才培养模式愈来愈不适应市场需求
为切实推进我校教学改革,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我校开展了新生研讨课的建设与探究.新生研讨课是解决新生大学适应问题的重要渠道,课程要求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为学生释疑
项目驱动教学法在当今教学活动中被广泛应用,其重要的优点是强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但由于传统的项
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构建中国工程教育的质量监控体系,推进中国工程教育改革,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建立与工程师制度相衔接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促进工程教育与企
"办公软件高级应用"的教学内容与等级考试大纲密切相关,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学生学习有一定的困难,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改革.本课题作为东方学院重点教学改革课题于20
为培养计算机网络相关领域的创新人才,我们针对高级网络原理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实践.我们采用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结合、理论与实践并行的课程体系,从生动性、深入性、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