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辅助治疗艾滋病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05年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6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艾滋病的疗效.方法:40例艾滋病人分为两组,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治疗组20例另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疗程6个月.观察CD4 T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38的表达情况及服药后的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CD38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CD4升高更显著,HAART后服药的副反应更少.结论: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对艾滋病的治疗有益.
其他文献
背景:颍州区是全国AIDS防治重点示范区,清河办事处是颍州区AIDS重点防治办事处,辖区内已确诊AIDS病人95人(不含未确诊已死亡病例),死亡27人其中抗病毒药物治疗37人,服中药10人,服药后死亡3人,皮诊9例.肝功能损害8例、腹泻3例、恶心呕吐5例、中药(市中医院根据省项目规定制剂)因效果欠佳,大部分停止服药.目的:AIDS是一个新的病种,目前国家实施的抗病毒药物一是疗效欠佳;二是毒副作用较
目的:为了探讨植物多糖硫酸酯(M33A)与gp120结合后,能否诱导HIV-1ⅢB的gp120暴露出中和抗体的表位,用它作为灭活疫苗以便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方法:用M33A结合的灭活HIV-1ⅢB作为免疫原,与佐剂混和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出免疫血浆.用ELISA检测血浆内抗HIV-1特异性IgG抗体的滴度,用改良的活细胞染色法中和试验检测免疫血浆的抗HIV-1ⅢB的中和活性.结果:从与M3
本文对艾滋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疫毒"说、"湿温"说、"虚劳"说、"伏邪"说及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进行了论述。
本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HIV/AIDS合并皮肤感染之急性湿疹、带状疱疹,收到了满意疗效。文章对急性湿疹、带状疱疹的治疗进行了论述。
目的:观察中药对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的疗效,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的道路.方法:59例确诊为HIV感染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两组性别、年龄、腹泻次数、体重减轻公斤数、CD4细胞计数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30%,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临床基本治愈率为13.8%,总有效率为44.83%,两组疗效经统计
本文对从湿热辨治艾滋病104例进行了临床分析。文章围绕病名探源,伏温为宜、湿温客居三焦,阻遏气机为要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艾滋病从"毒邪"论治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毒邪"学说的内涵、艾滋病与"毒邪"致病、艾滋病发病与中医"毒邪"致病特点、艾滋病从"毒邪"论治实践依据、依"毒邪"论治的意义等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NGO与艾滋病防治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对NGO参与艾滋病防治意义的认识、NGO参与预防艾滋病的现状、分析与对策进行了论述。
本文对河南农村地区艾滋病科研的优势与难点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在农村地区大规模开展艾滋病科研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相当大的难度和意料不到的困难。要保证课题的顺利实施,其关键是紧紧依靠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充分尊重病人并做好思想工作,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充实基层医疗机构的检验设备,在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尽可能按照科研的要求严密设计方案,并加强质量控制,以取得可靠的、经得起重复检验的数据。
本文对艾滋病救治工作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围绕进一步加强救治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加强救治队伍的技术培训、加强艾滋病病人资源的管理与利用、加强救治工作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利用、加强病人的依从性教育等进行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