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治疗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90例临床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fei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联合水飞蓟宾(水林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90例2~5年的长期疗效。方法:选择活动性肝炎肝硬化患者90例,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水林佳和拉米夫定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退黄、降酶、抗纤维化、支持及对症处理,疗程6~67个月,疗程的中位数为31.4个月。对血清病毒水平、肝功能、合并症、肝癌的发生率、病死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HBVDNA阴转、。HBeAg转换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12,24,36,37~67个月,HBV DNA的YMDD变异率分别为11.4%,22.7%,34.1%,38.6%。治疗组未发生YMDD变异病例的总胆红素(TBil)、Child-push分级积分下降,白蛋白(A)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尸<0.05);两组合并症的发生率、死亡率间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肝癌的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林佳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可抑制病毒复制,使YMDD的累计变异率降低,肝功能改善,合并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病死率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结石患者乙肝表面抗原的携带状况及相关性。方法:本组结石患者共780例,其中胆囊结石569例,肾结石116例,胆总管结石14例,输尿管结石31例,前列腺结石53例。HBSAg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按提供的试剂说明书操作及判断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为德国西门子彩超SIEMENS G50型号。结果:本组所有结石患者780例,HBsAg阳性
针对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中存在的实验室污染问题严重,极易造成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情况,作者从实践中摸索出克服实验室污染提高其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方法,建立了一套PCR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它是PCR试验成败的关键,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目的:对比分析脾切除术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评价比较两种术后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应用前瞻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将30例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脾亢性血细胞减少症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行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统计对比两种手术前后患者血液及生化指标的变化,术后根据个人情况制定不同剂量和疗程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
目的:比较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陪伴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的标准化方案与Peg-IFN α减量治疗对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的疗效。方法:选择代偿期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8例,随机分为GM-CSF陪伴Peg-IFN α联合利巴韦林标准治疗组和Peg-IFN α减量组;以慢性丙型肝炎接受标准化抗病毒治疗方案患者28例为对照组。观察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 α)基因调控对酒精性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损伤的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Lieber-DeCarli乙醇液体饲料喂养联合微量四氯化碳腹腔注射建立小鼠酒精性肝纤维化模型,造模最后2周应用PPAR α激动剂WY14643及抑制剂GW6471进行干预实验。采用酶法检测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肝组织
目的:探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和基因型分布,探索提高丙型肝炎疗效的方法。方法:调查了解丙型肝炎传播途径,对丙型肝炎病毒进行测序分型,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分别采用普通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RBV)和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根据病毒基因型及应答情况等决定疗程,总疗程24-72周,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适当处理。结果: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有1a、1
目的:研究HBV感染不同阶段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定量水平的变化及其与HBV DNA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208例慢性HBV感染者血清中HBV DNA载量,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反应方法测定血清HBsAg水平。结果:208例患者中,慢性HBV携带组HBsAg水平中位数最高,为3.90 log10IU/ml;e抗原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组HBsAg水平中位数为3.53 10g
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了Treg、Th17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探讨其在CHB发生及疾病转归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7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组)、20例健康体检者(He组)及41例治疗3个月后的CHB患者外周血Treg(CD4+CD25hughCD127lowT)和Th17(D3+CD8 CIL-17+T)细胞占外周血CD4+T细胞的百分比。
目的:探讨Treg、Th17细胞及Treg/Th17比率与肝功能的相关陸,以便更好地反映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免疫炎症。方法:收集41例HBeAg阳性CHB患者、29例HBeAg阴性CHB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的外周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CD4+CD25high CD127low)和Th17细胞(CD4+IL-17+T)的频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GF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 1的小干扰RNA(siRNA)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TGF β 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以前期研究的TGF β lsiRNA治疗前后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GF β lsiRNA 0.125 mg/kg组、TGF β lsiRNA 0.25 mg/kg组和阴性对照组(0.25 mg/kg非特异性靶序列)。用免疫组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