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椎弓根外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来源 :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外入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s)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7月~2011年12月采用行单侧经椎弓根外穿刺人路PKP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VCFs患者214例;年龄48-88岁,平均65.2岁.结合体检、MRI及X线片确定责任椎体,骨折部位为T4-T12.手术前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X线片测定,观察患者疼痛、病椎高度的恢复以及后凸畸形的矫正情况.结果:214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骨水泥注入量为3.5±1.6ml,随访12-48个月,平均25.8个月.术后背痛明显缓解,208例(96.4%)VAS评分获明显改善;椎体中线高度矫正率为52.8%,冠状位X线未发现椎体侧方楔形变增加.有11例共2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17例术后3月至1年内出现相邻椎体骨折经再次PKP后治愈.结论:经椎弓根外人路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椎骨质疏松性VCFs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迅速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对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分期诊断价值.方法:筛选32例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并根据患者症状开始时间将其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血栓组.观察各组血栓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弹性图像特点,通过血栓超声弹性图像评分及血栓应变比值半定量评估不同分期血栓的弹性特征.结果:急性期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声影,超声弹性成像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MRI影像学改变与PKP疗效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患者的病历资料34例.依据影像学表现将椎体骨折分为楔型(A组)、凹陷型(B组)、扁平型(C组)三类,记录手术前后VAS值,测量术前术后椎体高度及后凸Cobb角的变化,测量信号强
目的:髌骨脱位为外伤或疾病导致膝关节内外韧带不平衡,髌骨偏离正常位置,以髌骨外侧移位多见,由于该病好发于青少年,其骨骼发育未完成,因此着重探讨软组织手术及手术后的康复护理.方法:本组髌骨脱位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在13-30岁,已影响到正常的日常生活,术前已确诊为髌骨脱位,术后采取持续、渐进式的阶段性康复护理,包括膝关节活动度及髌周力量平衡康复等练习.结果:平均住院7天,随访9~
本文旨在探讨在膝外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TKA)术中应用个体化软组织平衡技术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方法.将膝外翻患者,术前X线测量股骨和胫骨解剖轴线夹角(FTA角),根据膝外翻畸形Keb-lish分级(轻度<15°;中度15°~30°;重度>30°),分为轻、中、重三级并认真评估患者软组织状况.软组织平衡术分为三步,第一步切开关节囊前行髂胫束苹果派样延长,第二步自胫骨结节骨膜下松解骼胫束止点和外侧副韧带,
目的:探讨利用跟腱龙治疗急性跟腱断裂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利用跟腱龙微创修复急性跟腱断裂.结果:根据Arner2 Lindholm评定标准,优11例,良10例.未发生跟腱再次断裂.2例出现伤口延迟愈合,经康复训练,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0周左右弃拐完全负重行走.结论:利用跟腱龙微创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有效的保护了跟腱周围血运,从而保证了断裂跟腱的愈合,是一种疗效满意,康复较快的手术方法.
目的:探讨跟腱外露坏死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自1995年2月-2011年3月,对16例跟腱缺损患者进行显微手术治疗,根据跟腱缺损长度及组织缺损情况分别选择采用腓肠神经皮瓣、隐神经皮瓣、足内侧岛状皮瓣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质地好,外露跟腱被覆盖,其中3例皮瓣边缘有少许浅黄色分泌物,经2~4周换药处理后愈合,12例获6~24个月随访,皮瓣无破溃,不影响穿鞋.无跟腱再断裂.
目的:总结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康复训练指导方法.方法:使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了解术后康复的一般程序,促进患者踝关节负重、平稳及本体感觉的恢复.结果:术后随访51例踝关节不稳患者6.5~12个月,其关节稳定性及主动活动范围均能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结论:用过系统正规的踝关节康复训练,可使功能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很好的恢复关节负重、平稳及本体感觉.
目的:探讨X线与CT判定单一节段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治疗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5月至2013年1月医院经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且资料完整19例,腰椎间盘突出且不稳12例,峡部裂性滑脱5例,退行性滑脱2例,全部为骨粒加椎间融合器,L3,43例,L4,59例,L5,17例。结果:随访12-19个月。X线示椎间融合率89%与CT示椎间融合率7%。结论:CT能准确评价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椎间融合
目的:探讨Ponseti方法治疗早期小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应用Ponseti石膏联合经皮跟腱切断术治疗年龄3天~6个月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患儿56例,72足,男36例,女20例;其中僵硬型50例,柔软型6例,平均年龄62天。依据Dimeglio法分型和判定疗效。随访时间为5~23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56例72足中55例70足均通过应用Ponseti
目的:探讨上胸椎骨折的特点及手术入路选择。方法:58例病人,男性38例,女性20例,AO分型:A型39例、B型9例、C型10例,ASIA神经功能分级:A级:33例,B级:11例,C级:9例,D级:5例。58例均经后路切开复位、脊髓减压、长节段内固定、取髂骨植骨融合术治疗。结果:随访18月-24月,后路长节段固定随访时无一例失败,术后随访时神经功能分级:A级:24例,B级:2例,C级:8例,D级: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