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像素渲染器中实现结合BRDF的浮雕映射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my82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真实地表现物体表面的细微结构和材料特性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研究的重要课题.Bumpmapping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表现物体表面细节的算法,但在视角偏离表面法向时,该算法就会有明显的误差.Parallaxmapping(视差映射)算法通过估计视差的办法对其做出改进,但这种近似的估计并不是非常的精确.Reliefmapping(浮雕映射)通过在像素渲染器中对微表面进行光线跟踪的方法有效地改进Bumpmapping和Parallaxmapping的缺陷.在本文中,作者通过使用新一代GPU提供的动态分支和动态循环的能力改进了Reliefmapping在微表面结构上光线跟踪的精度,同时,通过结合测量得到的BRDF数据表示物体表面的反射率,使新的Reliefmapping算法在GPU上实时地渲染出真实感的物体表面效果。
其他文献
本文在工业化条件下,研究了β轧制工艺和热处理条件下Ti-75合金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力学性能与在两相区的变形量有关,两相区变形量越大,所获得的合金拉伸性能越好;而只有当变形量达80%以上时,可以获得满意的显微组织和较好的综合性能.
本文通过置氢与未置氢试样的扩散连接试验,研究了氢对扩散连接温度和压力的影响规律,并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其组织与质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氢可以降低Ti-6Al-4V合金的扩散连接温度和压力,加入0.3%(质量分数,下同)氢可以降低约60℃的扩散连接温度,扩散连接压力降低了20%~50%,相同的工艺条件下,焊合率提高35%左右.
本文根据钛合金焊丝的熔化特性,进行了MIG焊焊接模式试验研究,选择确定了适合钛合金焊接的焊接模式.对不同焊接规范参数、保护气体种类、保护方式等进行了试验对比,优化选择了不同接头形式的焊接工艺.采用优化选择的焊接工艺,进行了常用钛合金不同接头形式的焊缝成型、焊接接头质量、焊接变形等试验,结果表明MIG焊能够满足钛合金焊接的质量要求,并能有效控制焊接变形和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对一种名为Ti40的新型高度β稳定的阻燃钛合金经540℃热暴露10h~100h后,对其单位面积上的氧化增量,表面硬化层厚度和表面层的成分变化进行了测定,并研究了基体的显微组织变化,测试了热暴露后室温拉伸性能.结果表明,合金在540℃温度下暴露一定时间后,渗氧层很薄,是第二相在晶界的析出,减损了Ti40合金在热暴露后的拉伸塑性.
目前已有的记忆合金管接头都是单程的,很难拆卸.如能制成双程记忆合金管接头,采用降温方式可以实现管接头的拆卸,因此,双程记忆合金管接头的研制在工程上将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采用电阻-应力-应变测试仪和扩径器,研究了Ti44Ni47Nb9合金及合金环的双程记忆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当应变量为10%,变形温度为-20℃时,合金的单、双程记忆应变最大,分别为5.8%和2.26%;当变形温度为-20℃,应变
本文采用廉价的MoFe及AlNd预合金粉末,研究了元素混合法Ti-Fe-Mo-Al-Nd合金烧结及热锻后的力学性能,用SEM、TEM电镜分析了合金的显微组织及断口形貌.结果表明,该合金烧结态致密度大于97.6%,室温拉伸强度为910MPa~917MPa,延伸率为14%~18%,达到了熔锻钛合金TC4的性能水平.该合金中含有稀土氧化物第二相粒子,其尺寸约300nm~10μm,在合金中起到了弥散强化作
随着我厂高压无气喷涂机产量的高速增长,铝合金用量也大幅度得到攀升,铝合金切屑量迅速加大,将铝屑料熔化回用,提高其回收率,有利于节约材料和能源,对工厂降低生产成本、循环利用合金元素、增强发展后劲、减少环境污染等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简述了熔炼原理及熔炼铝屑的基本工序,并分析了其经济效益。
概述了半固态金属加工制浆工艺的发展以及研究现状,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半固态加工技术及其相应的制浆技术,总结了强制对流条件下非枝晶组织的形成机制。流程简洁、成本低廉的流变成形工艺路线成为当前的发展方向,形成具有高密度晶核的半固态浆料是获取高质量半固态加工部件的必要条件。
定义了虚拟角色层次包围盒层级的概念,用有向无环图(DAG)描述和表达了虚拟角色层次包围盒层级,将虚拟角色层次包围盒层级、虚拟角色几何模型作为子系统与虚拟角色的骨骼系统进行正向层次联结,用基于虚拟角色关节驱动层次包围盒层级变形的方法研究了虚拟角色与虚拟环境对象之间基于层次包围盒的碰撞检测算法,从顶点、线段、三角形面三个几何层级得出了虚拟环境中的对象与包围盒发生碰撞的判定规则,研究了虚拟角色层次包围盒
本文根据模拟训练的需要,并考虑到潜艇舱室内部的复杂性,采用图像建模的方法来进行虚拟舱室的设计与开发,从而实现受训人员熟悉潜艇舱内环境,实现舱室的漫游,从而达到潜艇操纵过程的可视化.本文采用图像建模的方法对实拍的某型潜艇综导显控台的立体图像进行了三维重建.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特征点检测算法,通过计算各层对应小波分解系数之和来计算特征点;考虑位置对匹配点的影响,在基于相关系数的特征点匹配方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