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在紫色土中的迁移特性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m364258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农业得到迅猛发展,与此同时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化学肥料大量使用以及各种类型的污水排放已经造成许多水体遭受严重污染,主要是由于农田氮磷随着水土流失引起了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目前已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以往的研究者主要是采用渗漏池法和土柱淋洗法研究氮素肥料在土壤中移动特性,但是采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尿素在紫色土中的迁移特性,目前尚未见文献资料报道.本文采用土壤薄层层析法,研究了尿素在紫色土壤中的迁移特性,以NBS-荧光素-CTAC流动注射化学发光体系准确测定尿素的含量,计算出尿素在紫色土壤中的迁移量,可以比较精确地研究尿素在紫色土壤中的迁移特性,从而为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摸清地下水污染机制、探讨地表水富营养化机理提供科学依据.实验结果表明:尿素在紫色土壤中的移动速率主要受土壤腐殖酸含量的影响,腐殖酸含量越高迁移速率越慢.通过计算得到了尿素在不同性质展开剂的土壤薄板上的比移值(Rf),Rf值随不同性质展开剂变化不大,尿素在不同性质展开剂的土壤薄板上的Rf值范围为0.35~0.64,参考Helling等人对农药移动性分级标准的划分,得出尿素在紫色土壤中属于中等迁移性的分类评价.
其他文献
采用SDS-PAGE研究成都麻羊与四川各地黑山羊,10个品种(群体)乳MUC1的遗传多态性及品种(群体)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10个山羊品种(群体)乳MUC1的遗传多态性丰富。MUC1受A、B、C、D、E、F6个基因位点控制,共13种基因型。编码的蛋白质分子量范围为219~264KD。MUC1的基因型和基因及其分布品种(群体)间存在差异,基因杂合度较高(0.565 1~0.712 6),遗传变异
松果体主要分泌吲哚类激素(褪黑素,MLT)和肽类激素。上个世纪60年代从松果体提取一种活性物质,它能使两柄类等动物的皮肤颜色变浅,故称为MLT,并鉴定其化学结构为N-乙酰-5-甲氧基色胺。与此同时人们开始人工合成MLT,随后人们采用放射性免疫法、酶免法、受体分析法及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手段,对MLT生物合成、生理机能、受体类型和分布等方面有了广泛深入的了解,MLT在畜牧业动物生产方面的应用也日益广
农牧业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在农牧业上的广泛应用,正在促进农牧业管理、生产、销售及农牧业科技、教育发生巨变。展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给这一传统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牧业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技术革命的先导,可以将现有单项农牧业技术综合组装配套,实现高层次的科技创新,全面提高农牧业和农村科技的总体水平。农牧业信息技术已成为提高农牧业生产力和农牧业资源管理利用水平最有效的手段
随着国外优良肉用山羊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技术的应用普及,农民普遍有用波尔山羊杂交本地马头山羊,以此提高养羊生产效率的强烈愿望。但业内也有部分人士担心一旦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广应用波尔山羊开展山羊经济杂交,会使沿袭上千年的优良地方品种在较短时间内灭绝,丢掉了马头山羊这一优良地方品牌,留下千古憾事,在“杂”与“不杂”问题上一直存有争议。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又好又快地做强郧西县山羊产业,最近,郧西县委、县
本文重点论述天津耕地土壤质量,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多环芳烃(PAHs)组分萘(NaP)的污染最严重,其次是荧蒽(Fla),p,p-DDT,p,p-DDE等DDT有机氯农药残留土壤污染是天津地区主要污染物;天津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多,其中Cd和Hg的污染十分严重,另外探讨了耕地土壤重金属、有机物污染的控制与土壤质量改善技术现状,并提出蔬菜耕地土壤污染改善技术的展望.
选取天津塘沽地区某地作为油污染生物通风修复试验基地.在为期三个多月的时间段中对现场进行轻质油模拟污染及土著微生物驯化,考察了这一过程中该地区土壤无机及有机环境.该地区5月至8月期间气温在20~35℃之间,土壤平均含水量为0.268 9,pH值在7.5~8.0之间.微生物含量在注入污染物及营养盐后先下降后回升,驯化后期细菌密度达E+07(个·g-1干土)数量级.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环境适适宜微生物法
在镉污染的土壤中施加新型的含硫壳聚糖衍生物(SCTA-Ⅱ),能显著地增加土溶液中镉的总浓度,水提取镉的浓度可增大40~380倍.SCTA-Ⅱ能增加玉米根部和地上部分镉的累积,在含镉量100mg·kg-1的土壤中加入SCTA-Ⅱ,可使玉米根部和地上部分镉的含量分别提高到1 650 mg·kg-1和1 420 mg·kg-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红壤和黑土两种土壤胶体对草萘胺在含水砂层中迁移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淋滤过程中红壤和黑土胶体的迁出率比较高,分别达到66.76%和74.75%;胶体促进了草萘胺在含水砂层中的迁移,与对照相比(无胶体),加入红壤和黑土胶体后草萘胺的迁出率提高了9.82%和10.63%.但是吸附在胶体上迁移的草萘胺数量比较少,只占到迁移总量的1.15%(红壤)和1.68%(黑土),物理非平
设计了一种厌氧池+波式流人工山地湿地+生物塘的污水处理系统对中等浓度的奶牛养殖场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效果良好,对SS、CODCr、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依次为91%、74%、72%、62%和85%.不仅节约耕地,还极大地节省了建造、运行和管理费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另外,波式流人工山地湿地可以通过跌水曝气和波式表面复氧,可以无动力的实现改善湿地内部溶解氧状况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土壤中添加1 000 mg·kg-1不同Zn化合物(ZnS、ZnO、Zn3(PO4)2、ZnSO4和ZnCO3)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根圈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Zn3(PO4)2、ZnS和ZnSO4处理,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圈土壤中的可培养细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商、脲酶和脱氢酶活性均显著降低,而土壤微生物代谢商均显著增加;同时,超积累生态型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