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红斑狼疮的认识与体会

来源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医、中西医结合皮肤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856432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对红班狼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已经多年,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方法不一。对红班狼疮的辩证分型,比较复杂较难统一。多年实践的体会,认为红班狼疮基本上属于虚证,主要是肾阴虚,与西医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有关,肾阴虚可以理解为免疫失衡,这就是它的主要矛盾。至于各种虚证:如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脾肾两虚。 阴虚湿困等,乃与后天环境因素(调养、气候、阳光等)有关,在上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派生各种虚证。而热毒炽盛、风湿热痹也是外来因素的作用下(如病毒、细菌、真菌等感染)。进一步衍生的短暂的分型,所谓邪毒乘虚而入的动态变化。 因此对红斑狼疮的中医基本活则应扶正固本,也就是通过中药,恢复人体本身的免疫平衡,抑制自身免疫,达到消除病变,促使病情稳定。具体的冶疗方案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采取以长补短的方法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动脉钙化(arterial calcification,AC)是指钙盐沉积在动脉壁组织的一种病理改变。动脉钙化可引起主动脉和支动脉的弹性减退,改变心血管系统的血液流动力学,导致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心脏肥厚、心肌和下肢缺血、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本文介绍了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和类型,分析了动脉钙化的发生机制,浅谈了炎症因子与动脉钙化的关系。
目的:通过观察抗骨增生胶囊含药兔血清对体外培养的人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研究抗骨增生胶囊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方法: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中药组(TCM组)和空白对照组(NC组),每组4只,中药组抗骨增生胶囊按1.1g/kg体重每日两次灌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持续5天,制备含药兔血清及不含药兔血清。全膝置换术中取下软骨块,消化、分离人软骨细胞培养至第2代并长满80%,分为加药组和对照组,分
目的:探索老年骨质疏松症防治的营养干预适宜模式和方法。方法:以一组50-80岁符合骨质疏松诊断且有腰背疼痛症状8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给予相同治疗的同时,实验组进行营养学知识的培训和营养学饮食治疗干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骨密度变化、疼痛症状缓解程度和相关营养学知识及健康运动行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采取合适的营养学干预措施,对改善老年人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其临床特点为表现多样,其中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较高,表现缺乏特征性,极易引起误诊和漏诊,对人体生理活动危害严重,本文现结合国内外文献报道及临床误诊报道就其对继发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断体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目的: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32例48椎,观察对比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及活动能力,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其中术后1周患者疼痛VAS评分(2.2±0.6)较术前(7.6±0.7)明显下降,(P<0.01);活动能力评分(1.2±0.4)较术前(2.4±0.6)明显改善,(P<
目的:观察中药健骨灵对去势大鼠股骨骨力学强度的影响,探讨中药健骨灵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机理。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健骨灵组、阿法D3组、模型组、正常组。每组15只。采用去势的造模方法,对健骨灵组、阿法D3组及模型组造模。分别以健骨灵药液、阿法D3加生理盐水,对前两组灌胃;模型组及正常组以生理盐水灌胃1次,各组大鼠连续给药150d后,以断头法处死。取材后,分别制成骨试件,测定导致骨折
目的:经皮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长期随访研究。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病例87例。应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疼痛目测分级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镇痛药物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对患者术前术后生活质量进行量化评定、比较。结果:8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标准,骨质疏松症定义为骨密度≤-2.5。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是普遍认可的骨质疏松症诊断方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包括阿仑膦酸盐、利塞膦酸盐、伊班膦酸盐、雷洛昔芬、特立帕肽和雷奈酸锶。经确诊的骨质疏松症应予治疗。在社区中推行骨质疏松症的一级预防十分重要。
本文重点介绍王洪绪先生家传西黄丸、醒消丸、小金丸在治疗疑难性皮肤病所取得的经验。是将外科名方首次引用到皮肤科领域,为古方今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所谓难治性皮肤病,是指那些发病原因不明确、发病机制不清楚、病程长、反复性大,缺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甚或需终身治疗的一类皮肤病,如银屑病、白癜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迄今尚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本文从勇于直视疑难、究其病因源头、突出证治特色及病证结合,求疗效四个方面讨论了中医对于难治性皮肤病的诊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