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胞囊线虫防控技术研究

来源 :第二十八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yz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找出有效的防治小麦胞囊线虫的途径,2011年西安市植保站在长安区开展抗病品种筛选和防治药剂试验,在药剂防治试验中,表现最佳的是“呋喃丹土壤处理”和“呋喃丹土壤处理+阿维菌素灌根”,这两个药剂处理方式,它们对越冬期、返青期麦苗的株高、分蘖数较对照均增加明显,抽穗期根部包囊数较对照减少50%以上,对最终产量增加率均在18%左右;在品种试验中,豫麦49-198和金博士416表现出较强的抗虫性,较常规品种高抗889分别增产42%和33%,是解决孢囊线虫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种植抗虫品种豫麦49~198和金博士416,结合“呋喃丹土处”或“呋喃丹土处+阿维灌根”的处理,可以有效解决孢囊线虫病对小麦的为害。
其他文献
笔者根据多年来的监测调查,探索出膜下滴灌棉田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发生消长规律,总结出棉田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策略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为中心;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无害化防治为重点;以化学防治为补充;以提高防效、节约成本、减轻为害为目标,把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为了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白莲病虫危害,全面提升白莲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于2009-2011年在宁都县石上镇湖岭村和湛田乡李家坊村建立了白莲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开展了以灯光诱杀、黄板诱杀、性信息素诱杀和生物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通过示范,总结出一套科学有效防治白莲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应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能较好地控制白莲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为害,确保白莲了生产
为了筛选出防治水稻纹枯病高效、低毒、低残留、防效时间长的药剂,并为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使用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筛选。由于水稻纹枯病发生与天气、栽培管理和水稻品种抗性有关,加之农户用水量不足,导致比较难防治。本试验选用了不同类型和剂量的杀菌剂进行药效评估示范,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建议使用时,从防治效果和成本上考虑,于水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开始施药,视病情发展情况可连续施药2-3次,间
文章阐述了水稻穗颈瘟的为害情况以及发病原因,提出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贯彻落实“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调查监测,搞好预报预警。加大力度实施稻瘟病防治“三步曲”,即种子处理、带药移栽和穗瘟预防,及时防治,做到不爆发、不蔓延、不造成重大损失。
根据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和暴发原因,总结2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深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强化“治虫防病,压前控后”的策略、措施。以推广高产、优质的水稻品种,加强农业基础措施,加大综合防治防治技术措施力度,适时播种,提高抗虫、抗病能力,适当增加大田栽插密度。秧田期秧苗合理用药治虫防病,采取专业化统防统治是关键,坚持主治与兼治相结合。为了有效地控
笔者于5月1日至6月16日对盐都区不同防治水平、不同品种的小麦田及周边省市县的小麦赤霉病发病情况,进行了广泛调查、信息采集和分析。指出小麦赤霉病是一种典型的气候型病害,可防不可治,一旦全面发病无药可治,因此赤霉病的防治要立足于大发生,主动出击,积极预防,选准药种、用足药量、水量,抓住适期,突击用药。根据2012年的试验、示范,小麦扬花始盛期(扬花10%)全面用药,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间隔5~7d
笔者于2012年5月16~20日,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认真调查和分析思考,指出今后防治赤霉病,从技术角度上讲,必须针对小麦以保穗为重点,全面改进施药技术,缩小毒力空间,实施对靶喷药,努力提高麦穗上的着药率,也就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2012年上海浦东新区麦赤霉病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发病区域广,普遍率高,发生程度重,田间发病早,流行速度快,对两麦生产为害重。分析指出2012年两麦赤霉病在本区重发原因主要为气候条件有利于赤霉病的发生,其次为多菌灵等药剂对赤霉病防效较差,防效较好的药剂种类较少,麦品种对赤霉病抗性降低等原因。
笔者调查了小麦赤霉病在信阳的发生现状及规律,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指出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赤霉病流行的关键因子是抽穗至灌浆期的天气、田间病菌数量,与品种抗性、栽培条件等也有关系。提出小麦赤霉病在防治上要采取“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积极做好预测预报,在准确预报的基础上,实行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本文就2012年小麦赤霉病在郑州市偏重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要根据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在防治上推广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选用抗、耐病优质品种为主,加强预测预报,尤其是小麦扬花期进行药剂预防,可有效控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