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正常(牙)牙齿近远中向倾斜度的CBCT测量分析

来源 :2016中国国际正畸大会暨第十五次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ystalym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BCT)技术对个别正常(牙)牙齿的近远中倾斜度进行测量研究,探究其正常范围,评价其与传统测量方法的差异,为临床工作及新型矫治器的开发起到一定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索人文关怀在口腔专科护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该院所有口腔护理实习生采取成立活动小组,应用情景演练,案例分析及理论讲座相结合的方法向护生传授人文关怀护理观。
目的 拟初步建立利用三维摄影技术测量软组织变化的方法,并使用该方法检验腺样体切除后侧貌变化。方法 用 3dMD 立体摄像机,将16 名生长发育高峰期前腺样体肥大患者在切除腺样体前以及切除腺样体后半年拍摄的三维立体影像输入系统自带软件包,并重叠前后影像,测量患者下颌颏顶点到E 线的距离变化,使用配对t 检验计算测量结果。
目的 比较固定和可摘功能矫治器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临床收集 40例Ⅱ类1 分类患者,男女不限。均使用功能矫治器导下下颌治疗,20 例采用固定Herbst 治疗,20 例采用可摘twinblock 治疗。
目的 本研究通过X 线头影测量分析,比较在固定正畸治疗前后使用Twin-block 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 选取32 例伴下颌后缩的青少年错合畸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使用Twin-block 矫治器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18 例为实验组,在固定正畸治疗完成牙列的排齐整平去代偿后再使用Twin-block 矫治器;14 例为对照组,在固定治疗前使用,即先行功能矫治再行固定正畸。
目的 探讨无托槽矫治器的护理配合特点。方法 2011~2015 年间采用无托槽矫治器治疗了112 例正畸患者。矫治前取模采用硅橡胶,注意选择正确托盘尺寸;注射轻体时注意用量足够,没有气泡;先让患者试戴无托槽矫治器,并告知患者相关佩戴事项;采用FJ ortho 正畸粘接剂粘接附件,粘接剂要调拌均匀,稠度适中,模板要保持干燥,放置的粘接剂宜多于附件模板,粘接剂照射15 秒,附件周围多余粘接剂可采用高速
目的 研究探讨初诊正畸病人心理健康状况及主观治疗需求相关性,帮助专业人士了解患者正畸治疗的心理需求,加强医患沟通理解。方法 正畸治疗主观需求程度调查:所有被调查患者独立完成主观正畸治疗需求问卷;医师用正畸治疗需要指数(IOTN)美观因素AC 和牙齿健康因素DHC 对患者错(牙)畸形程度进行分级,客观评价患者正畸治疗需要的程度。
目的 析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合作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测治疗中的合作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探讨进行合作行为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质性访谈和量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目的:口内微种植支抗钉是目前口腔正畸治疗中一个增强支抗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提供正畸治疗所需的最强支抗,以完成以往用普通支抗手段不能完成的治疗。
会议
目的:探讨Invisalign 隐形矫治器对患者口腔软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影响,给予针对性的规范化护理来控制这一影响,以达到增加患者舒适度和配合度,提高正畸疗效。
目的 通过头影测量片、曲面平展片、CBCT 检测腭侧埋伏阻生尖牙与颈椎骨骼异常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法 选取 103 例腭侧埋伏阻生尖牙患者做为实验组,103 例尖牙正常萌出的安氏Ⅰ类患者作为对照组,头影测量片记录前四个颈椎融合和环椎后弓缺陷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