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下垫面土壤热储存计算方法与能量平衡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热储存在地表能量平衡中的作用,一直受到陆面物理过程和天气、气候模式研究者的关注.利用2009年8月19日至23日在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和沙漠边缘,以及2005年6月12日至16日在金塔绿洲的观测资料,采用谐波法、热传导对流法和温度积分法计算了这三种下垫面5~20cm的土壤热储存,并将5cm的土壤热通量订正到地表,进行能量平衡分析.结果表明:谐波法计算的土壤热储存值与实测值最接近,热传导对流法在夜晚出现了低估的现象,温度积分法与实测值在细节波动上十分吻合,但振幅较大,峰值较高;对于不同的下垫面,三种方法的计算效果是不同的;加入热储存进行土壤热通量订正后,(H+LE)和(Rn-G)之间线性回归的斜率更加接近1,闭合率有所提高,能量平衡程度要好于未订正的,且谐波法和温度积分法的效果要优于热传导对流法.本文研究结果对甄别土壤热传导物理研究方法,丰富陆面过程参数化,改进全球陆面过程、天气、气候模式具有参考意义.
其他文献
利用1981—2010年陕西省95个地面气象站资料,分析陕西省低能见度事件的变化特征,为陕西环境保护及综合治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陕西省低能见度的地理分布呈“四高四低”,四个高值区分别位于关中盆地、汉中中南部、商洛中东部和陕北北部府谷县,四个低值区位于榆林大部、延安东部、汉中东部和安康地区.关中城市群(西安、宝鸡、渭南、咸阳和铜川)低能见度事件总体呈下降趋势,1981—2010年倾向率为-8.6~
Vertical profiles of aerosol extinction coefficients were measured by an Micro Pulse Lidar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during summer 2011.Observations show a persistent maximum in aerosol extinction coef
背景误差协方差是资料同化中一个核心问题,本文基于高分辨率的WRF-Chem模式预报产品,计算分析了模式中黑碳、有机碳、硝酸盐、硫酸盐以及其它化学成分的背景误差协方差.结果表明,硝酸盐的误差标准差最大,近似比黑碳、有机碳、硫酸盐的误差标准差大一个量级;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硝酸盐背景误差的空间相关随距离衰减最快,而其它几类成分的衰减基本相当,其中硫酸盐相对较慢;水平交叉相关中最大的一对变量是黑碳和有机
根据太原市地面气象观测站1960-2010的灰霾日资料,分析了灰霾日数和PM10的年、季、月变化特征,以期为太原市灰霆的预防、防治及其影响评估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太原市灰霾日数先波动性上升,在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值,而后呈波动性下降的趋势;太原市冬春季节灰霾日数显著多了夏秋季节,其中12月灰霾日数最多,平均超过5d.通过对近5年来PM10浓度分析后结果显示,PM10浓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PM
本文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南部的南港工业区某石化项目为例,研究大气污染物在局地的扩散及传输特征,为石化工业生产及其发展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以期为天津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污染物的扩散方位与该地区的主导风向较为一致.冬季盛行西北风,污染物扩散方位为东南,污染物主要向海面扩散,对内陆地区的影响较小;春、秋季盛行西南风,污染物扩散方位为东北,可影响塘沽沿海部分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
本文利用太阳光度计(CE-318)在杭州地区(杭州、桐庐、建德、淳安)观测获得的资料,分析杭州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AOD)、Angstrom波长指数(α)和大气柱水汽含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四个观测站点AOD 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高,春秋季次之,夏季最低;其季节变化规律与该地区天气形势密切相关.AOD频率分布在四个站点均呈现单峰型变化特征,峰值出现在0.4~0.6区间.杭州和淳安AOD
利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2010年6月10日-2012年3月20日地表臭氧浓度连续自动观测数据,结合相应气象要素资料,对地表臭氧质量浓度的日、周、月、季节与不同天气条件下日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臭氧变化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1)臭氧浓度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单峰型日变化规律,夜间变化平缓,白天变化剧烈.09:00前后达到最低值,18:00前后达到最高值,出现时间稍迟于其他城市地区.(
利用重庆地区1980—2011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对重庆地区霾日数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灰霾的预警预报工作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重庆霾出现频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分布特征,年和季霾日数均呈现中西部较多、东部较少、盆地多的特点,各站点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霾日数冬季最多,其次为春、秋季,夏季最少;各区域霾日数有相似的月变化特征,霾天气高发期在10月至次年3月,其中霾日数12月最多,其次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general macrophysical and microphysical properties of single-layer warm clouds over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NH) ocean and land areas using four standard CloudSat products
伪彩合成技术广泛应用于卫星遥感领域,而双偏振雷达具有更多的雷达探测量,为伪彩合成技术在雷达探测上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针对S波段双线偏振天气雷达,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平反射率因子Zh、线性退偏比LDR和差分反射率因子Zdr等探测量的图像合成技术,根据各自的探测范围将3个变量线性调整至0‐255的范围,再在RGB色彩空间内分别赋予图像的三个通道,从而得到全新的伪彩合成图像,比较分析发现,分别采用LDR、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