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建立现代海关税源监控体系的几点思考

来源 :区域经济与海关管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逐渐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的需要,海关系统“属地报关,口岸验放”、“多点报关,口岸验放”等措施的实施,主要纳税商品的申报分散日趋分散,海关对税源的监控逐渐发生变化,税收监控重点已经由进出口口岸海关逐渐向企业所在地海关转换。在海关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改革过程中,如何建立现代税源监控体系,本文试就此简述己见。
其他文献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进出口迅速扩大,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深人发展,国际物流和生产要素流动加快,海关进出境监管工作量迅速增长,传统的监管理念
会议
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民族文化传统以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地区国民经济整体的总称。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
会议
今年五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区域经济高层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和走向》的报告认为:未来中国区域发展呈现出的主要趋势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大城市圈将成
会议
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进行决策的过程。纯粹意义上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回避、预防、自留、转移等方式。海关
会议
目前,海关总署将区域通关改革作为深化通关作业改革的重点项目,以适应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要求,促进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关区
2005年11月11日,作为天津海关正式启动区域通关改革的首站,石家庄海关与天津海关签订了区域通关协议,拉开了这项改革的序幕。2006年3月9日,第一票区域通关报关单顺利通关,该关区域
本文试图通过对国家近来一些政策的解读,来探讨环渤海区域通关一体化的必然与必需性;对面临的一些问题的认识进行梳理;探讨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加强能力建设、确立诚信机制、促进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是“区港联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区港联动”试点情况作了总结,并就物流园区的发展作了概括,针对物流园区现有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区域通关改革是海关总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提高海关现代化管理能力而推出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区域通关改革突破了原有的通关模式,在物流、区域海关合作等方面进行了大
会议
日本经济自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末连续10余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空间上出现了严重的发展不平衡,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于少数大城市,山区农村发展则严重滞后,呈现出鲜明的区域化发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