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网GIS的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化及邻域效应研究

来源 :2016年中国人文地理学联合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liu3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取西北半干旱区榆林市为研究区域,采用PSR模型构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在格网GIS技术的支持下,对指标进行100m100m尺度下的格网空间化表达,选取2000年、2005年以及2011年等时间样本,利用GIS栅格分析技术与空间分析技术定量测度分析了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及空间集聚特征,并利用空间马尔科夫链模型对其空间演化特征及邻域效应进行探究,结果表明:①2000-2011年间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表现出“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②2000-2011年间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性空间分布表现出较强的正相关,局部空间集聚以高高集聚与低低集聚为主,且12年间空间分布变化较大;③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性演化以发生在本等级和相邻等级间的稳定演化和负向演化(高等级向低等级演化)模式为主,生态环境脆弱性整体呈现降低态势;④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化表现出较强的邻域趋同性,邻域背景在演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态脆弱性等级较高的邻域对生态脆弱性等级转移起到正向影响,而脆弱性等级较低的邻域则产生负向影响。该研究揭示了榆林市生态环境脆弱性时空演化特点及邻域趋同效应,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制定与调整提供方向。
其他文献
城市功能地域(functional urban area)是城市或城镇组合的功能或部分功能实施所波及的地域范围,按照空间尺度和发育程度的不同,城市功能地域的表征概念亦呈现多样化.由于我国城市行政地域和实体地域的“二元分割性”以及城市统计尺度和口径的不一致,长期以来缺乏对FUA的准确界定,也没有形成类似美国和日本那样比较明确系统的城市统计区概念.研究借鉴国外FUA的界定方法并考虑我国实际可获取的开放
本文以朝鲜半岛北部(即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下文简称朝鲜)交通网络和城市网络为研究对象,基于其1910年、1950年、1980年和2015年朝鲜地形图资料,利用ARC GIS软件和Excel,按照分类标准进行矢量化,得到上述四个年代朝鲜铁路和公路网络数据及城市中心变化情况,同时建立了交通网络数据库。并依据交通理论和城市网络理论,采用最短路径和最短时间模型对得出的数据进行了相关分析处理。最终得到了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环保局所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得出: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在2007-2014年(2007年以前数据不完整)大气环境质量的变化特征,污染趋势和地域差异。根据气温、降水、日照等方面气象要素特点分析了重庆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的季节变化特征。从工业和生活污染等方面分析影响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来源,并通过熵值法来确定污染源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4年期间,重庆市总体大气环境质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乡收入问题是学者们持续关注的。本研究利用探索性数据分析、克里金插值、半变异函数等方法对河南省2008年和2014年108个县以及18个市辖区的城乡收入差距的空间分异格局进行了研究,并使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了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结果 表明,河南省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全局正相关关系,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8年来,河南省县域城乡之间的城乡收入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其中绿色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在我国城市化进入关键时期的今天,基于绿色化理念评估城市发展的资源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4年为基准年,分析规划水平年份济南市作为资源型缺水城市的供需情况和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发现,济南市在规划水平年里,济南市水资源供需失衡,并且水资源可承载的最大GDP和人口规模都低于其预测值,呈现负载状态,但它们的负载差距呈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经济深度融合的开放时代,2015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在新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开放发展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选择,是在深刻把握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变革的新形势新趋势新变化的情况下,全面提高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高层次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增强对全球资源尤其是人才、科技、先进
Sandy desertification is the most severe ecological problem worldwide.Essentially,it is land degradation caused by discordance in the social-ecological system (SES).The ability to coordinate of SES is
我国城市化正处在快速发展和深刻转型重要时期,科学认识人口城市化与土地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值得深究。本文以江苏省1991-2010年20年间的城区非农业人口与建成区面积作为基础数据,运用异速生长模型等方法,对全省人口-土地城市化耦合发展阶段及其对应的区域差异进行研究。整体上,耦合过程将经历由人口城市化较快向土地城市化较快的转变,在正异速生长阶段,系数达到峰值后呈回落趋势,但仍维持在正异速关系。全省63个
中心性与门户性是城市的两种基本属性.本文着力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我国地级城市中心性、门户性及其耦合协调关系的的空间格局,并基于中心性与门户性的综合水平,借助修正引力模型建构我国城市体系.结果 表明:①城市的中心性和门户性空间分布均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在地带性尺度上均呈“东中西”三级递减格局,中心性高值区空间分布相对分散,门户性高值区沿海、沿江指向性明显.②城市的中心性与门户性之间存在耦合互动
采用引力模型、外向功能模型、地缘经济关系测度模型等方法,定量测度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相互作用程度,并揭示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相互作用特征,进而提出徐州都市圈服务业地域分工调控对策。结果 表明:(1)徐州都市圈服务业空间联系。发现,徐州都市圈各城市之间服务业经济联系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外围7市与徐州的联系强度增加明显,但外圈层7市之间的服务业联系程度依然较弱,尤其是服务业经济水平低的城市(淮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