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Rht23基因共分离的SNP分子标记的开发

来源 :江苏省遗传学会2016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shuai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株高和穗型是小麦两个重要的驯化性状,直接影响作物的抗倒伏性和产量.NAUH164 是普通小麦品种苏麦3 号经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得到的一个矮秆密穗突变体,通过表型分析和遗传分析发现,该突变性状是由一个显性单基因Rht23 控制,且定位于小麦5D 染色体长臂上8.5Mb 的物理区间内.利用粗山羊草基因组序列对Rht23 所在区域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该区间内存在位于5A 染色体上驯化基因Q 的同源基因q-5D.为探讨Rht23 和Q-5D 基因的关系,通过比对分析5A、5B 和5D 染色体上的Q/q 基因序列,设计了q-5D 基因的特异性引物,利用该引物分别在野生型苏麦3 号和突变体NAUH164 中进行扩增.
其他文献
会议
会议
会议
Two sister chromatids must be held together by a cohesion process from their synthesis during S phase to segregation in anaphase.Despite its pivotal role in accurate chromosome segregation,how cohesio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Bifidobacteria are well known for their human health-promoting effects and are therefore widely applied in thefood industry.Members of the Bifidobacterium genus were first identified from the human ga
会议
比较基因组学分析表明,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序列的组成和在染色体上的排列顺序在禾本科作物之间具有很好的共线性。外源染色体特异的EST-PCR 分子标记不仅能够用于检测小麦背景中的外源染色体,而且可以用于研究染色体间的共线性关系。已有研究发现,簇毛麦6V 染色体长臂上携有抗菲利普孢囊线虫基因、抗小麦条斑病毒病(WSMV)的传媒瘿螨基因、抗秆锈病新小种Ug99 基因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