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集聚效应的空间外部性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

来源 :第二届全国空间经济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348386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中国地级行政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城市集聚的空间外部性的强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集聚具有显著的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且在目前阶段前者的效应大于后者:城市集聚的外部性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形成了东、中、西的梯度差异格局:此外,中国城市的市场潜能和到大港口的地理距离存在“∽型”关系,这与空间经济学中的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是一致的。这一实证结果在验证了空间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同时,对中国的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集聚的外部性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性研究,为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实践证据。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河北农垦围绕现代农业示范建设,充分发挥国有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重点抓了现代农业、产业化建设,政策、科技、项目、信息服务等,现代农业建设取得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主线,重构全球的经济政治版图,推进人民当家作主和人自身的发展,完成经济由集约式向循环式转变的历史使命。
本文总结了中国建国以来两个30年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从发展民生、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对未来中长期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路做一点讨论。
本文通过研究引进竞争机制和商业机制等方法,提出了解决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资金不足问题的出路,旨在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建设中同时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主要针对北京山区沟域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及"十二五"的规划与实施,站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高度,指出北京沟域经济发展具有景观的二元结构、山区土地利用诉求、山区沟域基质、
文章指出城市河流治理中维系河流健康是关键,城市功能演绎“因水而变”,提出传承城市河流文脉、开发新的城市功能、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发思路。阐述了河流治理重在统筹,只有从统筹
珠江三角洲已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正处于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时期.作为我国重要的开放型经济区域,加上毗邻港澳台、直面东盟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发达的商业
中国作为一个货物贸易大国,服务贸易发展一直相对滞后,而且总体竞争力不高.因此,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对于转变我国外贸发展方式,提升外贸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充分回收及综合利用余能资源是企业发展区域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起着重要作用,而二次能源回收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拟线性对数自由资本模型框架下加入了房产部门构建两地区、三部门和两要素的空间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考察非技能劳动力的异质移民所引起的城市高房价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