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小切口技术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

来源 :第七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不用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小切口在胸外科应用的适应症及优缺点.方法 采用胸骨横断微创小切口治疗重症肌无力及胸腺肿瘤等196例(组1),采用胸壁微创小切口治疗肺、食管、纵隔疾病等94例(组2),其中后外侧小切口22例,腋下小切口27例,前外侧小切口45例.结果 两组均获得满意的暴露效果,切口长度6~15cm.开胸失血量小于30ml.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患者术后1-2天可下床活动,疼痛轻微,术侧上肢自然下垂可遮避全部或部分疤痕,外形美观.结论 非胸腔镜辅助的微创小切口适合于绝大多数胸外科疾病,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治疗眼角膜火药、稀硫酸、烧硷等烧伤的较好治疗方法.方法:清洗后采用MEBO直接涂于眼角膜上治疗.结果:10例角膜烧伤,7天左右可使灼伤治愈.结论:治疗简单,购药方便,
尽管早期液体复苏、抗生素治疗、代谢支持及重要器官辅助性治疗已取得显著进展,但是脓毒症(sepsi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死亡率仍居高不下,成为进一步提高烧、创伤
1970年我国烧伤界在上海召开会议,会上根据国际惯例,制定了烧伤深度诊断及烧伤严重程度划分标准,即"三度四分法".该诊断标准的制定,对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起
瘢痕是深度烧伤愈合的结果,传统的深度烧伤治疗愈合后局部瘢痕增生挛缩发生率高,且常导致功能障碍,则需整形治疗手术功能的功能锻炼等康复治疗.本文分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康复
现代烧伤治愈的理念,不仅局限于创面愈合,还要兼顾康复质量,视前期治疗与后期康复同等重要,良好的修复是基础,满意的康复是目的.当前提倡将康复理念融入烧伤早期治疗.为了获
烧伤是开放损伤,特别是深度创面构成感染温床,容易发生感染.感染扩散和病原菌入侵会威胁生命安全,应该重视感染的防治.有关措施分局部和全身,都重要,不可偏废.全身性抗生素仅
液体复苏与抗生素应用是救治危重烧伤的两项重要措施.从近期引起人们重视的"腹腔间隙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 ACS)"联想到当前液体复苏有不断增加的倾向,值得
在病原菌的致病机理方面,继续拓宽到细菌的成份和产物的研究.内毒素已有较多报告;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外毒素,在本届论文中有通过动物实验发现该毒素可在血浆、组织匀浆和内
多年来的实践表明,烧伤早期治疗正确与否对预后关系十分重要,在综合治疗中,一些单位认为,应用重组生长因子作为辅助治疗,可提高机体蛋白合成,加速创面愈合;烧伤早期镇痛和心
本文主要探讨纵隔镜检查在胸部结节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节病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多系统非干酪性肉芽肿性疾病,最常累及胸部脏器.重点阐述了对象和方法得到结果并进行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