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发光配合物在无机层状框架中的插入组装

来源 :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稀土离子与有机生色团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荧光性能.稀土离子在紫外-可见区的吸光系数很小,因而发光效率较低.但是有机生色团作为配体,在紫外-可见区吸收较强,并能有效地把激发态能量转移给稀土离子,从而敏化稀土离子的发光.这种配体敏化中心金属离子发光的效应,被称为天线效应.本文利用无机层状化合物——磷酸锆作框架,通过插入反应,使能有效吸收紫外光的稀土金属配合物生色团,作为客体分子组装到层状材料中,得到了具有高效能量转移的光子天线体系.在无水乙醇溶液中合成了铕—水杨酸(HSaI)—邻菲罗啉(Phen)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等实验,确定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Eu(Phen)2 (Sal)2 Cl·H2O.把正丁胺(n-butylammonium,简称BA)插入到α-磷酸锆(α-ZrP)层间,制得改性磷酸锆(BAZrP).
其他文献
利用CaCl2、TbCl3和Na2WO4为原料,以PEG-600为表面活性剂,采用超声化学方法合成了由亚微米纺锤组装而成的纳米结构的CaWO4:Tb3+微球.利用XRD及SEM手段对所制备样品的晶体结构及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样品的XRD数据进行了Rietveld精修.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加入表明活性剂的反应条件下仅能得到CaWO4:Tb3+纳米粒子;在表明活性剂存在的条件下,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产物经历
MgLaLiSi2O7属于正交晶系结构,和其他的氧化物发光材料相比,硅酸盐是一种性能稳定的基质材料。本论文报道了溶胶-凝胶法制备稀土离子铕杂的MgLaLiSi2O7并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激发和发射光谱对MgLaLiSi2O7:Eu3+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发光粉末的结晶稳定为900℃,粒子的直径在200-300nm之间;在252nm激发下,该粉末表现出明显的红光发射,在该基质中,
采用离子液体辅助水热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YBO3磷光体,例如蜂窝状微球、轮胎状、花片状等。利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及光致发光等手段对制备的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体系pH值及离子液体等反应条件对最终产物的形貌控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轮胎装状微球的可能生长机理为块状结构的组装演变及Ostwald熟化过程。与YBO3:Eu3+体材料相比,在轮胎状徼球样品的光谱中观察到了电荷迁
研究了合成六方纯相YAlO3纳米颗粒的工艺,采用柠檬酸作为推进物的Sol-Gel燃烧法制备了系列Dy3+掺杂的六方相YAlO3纳米颗粒.利用X-RD、TEM、PLE-PL、FT-IR对所合成产物的物相、形态、尺寸和荧光发射等特性进行了表征.测试研究结果发现,荧光粉体的光谱包含有487nm蓝色、578nm黄色荧光峰,分别对应于Dy3+离子的4F9/2-6H15/2和4F9/2-6H13/2能级跃迁,
以硝酸钇,硝酸镓为原料,以柠檬酸为推进剂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研究了钇镓石榴石(Y3Ga5O12,YGG)纳米颗粒的合成工艺,成功制备了不同浓度Dy3+掺杂的YGG纳米颗粒,并利用XRD、TEM、ICP等对物相、形态、尺寸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在室温下,测试了纯的与Dy3+掺杂的YGG纳米微粒的荧光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通过调控Dy3+在YGG的掺杂浓度可以很好的改变白光的色度.纯YGG纳米微粒的PL谱
采用柠檬酸作为推进物的Sol-Gel燃烧法制备了纯的与系列稀土掺杂(Dy3+,Yb3+,Tm3+,Ho3+,Er3+)的Gd3Ga5O12纳米颗粒。研究了合成立方纯相的Gd3Ga5O12纳米颗粒的工艺。利用X-RD、SEM、TEM、ICP、FT-IR等对所合成的产物进行表征。在室温下,测试了纯的与Dy3+掺杂Gd3Ga5O12纳米颗粒的荧光光谱,并研究了Dy3+与Gd3Ga5O12纳米颗粒发光中心
研究了合成六方纯相YA103纳米颗粒的工艺,采用柠檬酸作为推进物的Sol-Gel燃烧法制备了系列Pr3+掺杂的六方相YA1O3纳米颗粒。利用X-RD、TEM、PLE-PL对所合成产物的物相、形态、尺寸和荧光发射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光谱测试研究揭示了一个有趣的结果,即Pr3+离子的4f5d能态远低于ISo能态,因此4f5d-÷4f2(116,3pl.2)和3p0→3F2,3,4,3H4,5,6两个跃迁
以四种卤代苯甲酸(o-FBA、o-ClBA、o-BrBA、o-IBr)为配体与铽合成了四种稀土配合物Tb(o-XBA)3 (X=F、Cl、Br、I).紫外吸收光谱表明,相同摩尔浓度的四种配体及其对应的铽配合物的紫外吸收强度是碘的最强、溴的第二、氯的次之、氟的最弱,而所对应的铽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则恰恰相反,是Tb(o-FBA)3> Tb (o-ClBA)3> Tb (o-BrBA)3> Tb(o-IB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稀土离子Eu3+,Dy3+,Sm3+掺杂的Ca(Sr,Ba)WO4发光材料,目的是研究金属阳离子改变对稀土离子发光性质的影响.X射线衍射光谱数据表明CaWG4,SrWG4,BaWO4都是四方晶系I41/a(88)结构,随着阳离子半径增加,衍射峰向小角移动.不同温度制备的BaWO4样品X射线衍射光谱数据表明随着制备温度降低衍射峰展宽,这是由于较低温度制备的样品晶体尺寸较小,随着制
本文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系列红色荧光粉Gd1.5-xLnxEu0.5WO6 (Ln=La, Y;x =0.00,0.40,0.80,1.20,1.50),利用XRD测试和荧光性能测试研究基质组成的变化对物相结构及其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驱物在1200℃条件下煅烧4h,所得Gd1.5-xYxEu0.5WO6系列均为单斜晶型,而Gd1.5-xLaxEu0.5WO6系列仅在低掺杂时得到单斜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