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应用评价指标确立的探讨

来源 :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e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建筑中应用自然通风技术可节省初投资与机械能,便于管理,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满足人们更喜欢自然气流的舒适性要求,符合“绿色建筑”对节能、环保以及经济性的要求,而且深圳市具有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自然通风在深圳市“绿色建筑”设计中将会被大量采用。 本文通过各相关标准对自然通风应用的要求,初步找出深圳市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应用的评价指标,并从系统性、层次性和权重性出发,为进一步探讨深圳市绿色建筑自然通风应用的评价体系做了基本研究。
其他文献
由于风机出风口涡流的影响,流经盘管的热空气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直接影响到风机盘管的散热性能。本文以实验的方法,通过改变设备的盘管与风机间距离及监测翅片表面温度场及风机盘管出口空气的温度场、速度场的变化,得到了不同盘管与风机间距时风机盘管在4 种风量下的散热量及换热情况。结果显示:在盘管与风机间距由23.2cm 增加到41.7cm 情况下,风机启动时风机盘管出口空气温度场、速度场的均匀性得到明显提
本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实验系统对严寒地区利用太阳能在冬季供暖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经过一个采暖季的实验研究证实,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在严寒地区是可行的,能够节约能源,且在4年内可以收回投资。
我国建筑供热能耗过高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建筑本身的能耗大,导致能耗过高的令一个原因是供热系统本身的效率低下。本文探讨了评价集中供热系统运行的多种指标,对供热系统综合运行效率做了修正,提出了单位面积综合能耗指标和单位热量综合能耗指标,建立了集中供热系统节能运行的评价体系。
本文通过06~07,07~08两个采暖季对应用了基于分栋热计量的末端通断调节与热分摊技术的示范工程的测试,介绍了包括室温控制效果、多方间均匀性、水力工况和节能效果以及用户可接受性调查等测试调查结果,表明该技术室温控制精度高,各房间室温均匀,水力工况稳定,节能效果明显,并且能被用户接受。
冷源侧温度(差)控制变流量一次泵水系统号称是有效的节能技术被广泛应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角度对HAVC系统的整体影响实施检讨,提出缺乏实际空调系统的概念,该技术并未能解决好高效运行和保障服务间的矛盾,在机理上存在不稳定属性,是一种不完善且不负责任的控制策略之观点。当前节能主要得益于对原系统的改良,而非源于所谓的实时调节空调水系统流量,优化了运行环境,维持高效运行,降低主辅机能耗。
为了了解房间空调器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运行情况,本文实侧了夏热冬冷地区的安徽省庐江县某住宅的房间空调器在雪灾天气下的运行情况,并对实测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期得出除霜对机组制热效果的具体影响。
本文以邯郸市某办公楼与水源热泵机组相结合的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间歇供暖的运行特性及节能特性。建立了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系统间歇运行时室内热环境数学模型,即非稳态传热模型。在连续和间歇两种运行方式下,分别测量了室内温度、内墙表面温度、外墙表面温度、地板表面温度,得出了室内热环境的变化规律,并比较了两种运行方式的能耗。结果表明,供暖系统按照间歇运行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通过对预热时间及水源
本文从水体热容量、水体水温恢复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应用条件,采用理论计算与计算机模拟仿真对重庆某实际工程采用地表水源热泵系统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可行的两种方案进行了详细论证。
传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混合成分分析通常使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检测,该技术至今已发展了半个多世纪,在对已知物质定性定量方面占重要的地位,但对于实时痕量分析该技术仍存在一些缺憾有待改进。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的新技术:质子传递反应质谱仪(PTR-MS)弥补了GC/MS检测范围受限及费时费力等缺点,且以检测低浓度物质为最大特点。本文从这两种技术的原理、特点、仪器操作等出发,通过测试
建筑围护结构本身具有的蓄放热特性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及提高建筑热舒适性。通常将建筑中可存储和释放能量的物质叫做蓄热体。按照蓄热体位置分布的不同,可以分为内蓄热体、外蓄热体两种。本文将室内热源强度处理为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周期函数,考虑到地球是一个重质蓄热体,所以室外温度相对于太阳辐射存在时间延迟。得出了室内温度相对于室外温度的延迟时间随建筑的时间常数、无量纲对流换热系数、傅立叶时间常数、室内热源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