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xtroscope虚拟现实技术在岩骨周围肿瘤个体化手术计划中的应用探讨

来源 :中华中青年神经外科交流协会第二届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j04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Dextroscope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技术在岩骨周围肿瘤个体化手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 1年5月-2013年5月应用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做术前计划治疗的岩骨周围肿瘤病例30例,术前均将其薄层MRI增强扫描及CTA扫描,选取增强后MRI-3D-TOF序列原始数据和CTA原始数据以DIC0M格式输入Destroscope虚拟现实系统中进行三维重建、图像融合,分割图像并分别提取肿瘤结构以及肿瘤周围重要血管、神经、骨质以及岩骨内耳蜗、半规管等结构,分别染色,个体化研究肿瘤周围相关解剖关系,模拟手术操作并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指导治疗。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利用Dextroscope系统成功重建出肿瘤及其周围重要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型,并成功提取出大部分重要解剖结构,并根据不同患者肿瘤及其周围解剖关系的不同和手术模拟结果制定出个体化手术方案,其中28例成功用于术中指导,患者术后效果满意,术中所见与术前3D影像近乎一致。结论: 利用Dextroscope虚拟现实能完美重建岩骨周围肿瘤患者解剖模型,立体呈现岩骨周围肿瘤重要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形态毗邻关系,进行多角度、多方位观察以及手术模拟,精确定位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要解剖结构,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多发动脉瘤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5例5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采取早期与择期、一期与分期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多发动脉瘤.结果:25例56个颅内多发动脉瘤全部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术.根据患者出院时的GOS评分分为:良好(4~5级)21例,差(1~3级)4例.结论:患者术前、术后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改善颅内多发动脉瘤预后的关键.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特点及血管内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行血管内治疗的颈内动脉后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8例患者中,术前Hunt-Hess分级:0级12例,Ⅰ级85例,Ⅱ级93例,Ⅲ级107例,Ⅳ级19例,Ⅴ级2例.致密填塞291例,仅瘤颈残留16例,大部填塞11例,根据GOS评估预后:1分(死亡)8例,2分(植物生存)3例,3分(重残)20例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动脉瘤的病理分型及其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显微手术治疗的MCA动脉瘤112例(143个动脉瘤),以出血为首发症状的72例(60%),所有患者术前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动脉瘤位于M1段19例、分叉部76例、远侧5例,6例合并M1和分叉部,1例在M1、分叉部和远端均发现动脉瘤,双侧MCA动脉瘤5例;根据动脉瘤的指向,M1段可分为上壁和下壁型(分别为10例和9例),
目的:探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在开颅术后出现的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等临床应用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58例开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等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的治疗方法.结果:58例病人痊愈20例,轻残21例,重残1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例.结论: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能有效地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血管的刺激而发生痉挛,避免和减轻神经功能的缺失.同时在治疗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头皮下积液等有非
目的:桥脑小脑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 CPA)区肿瘤手术,面神经完全断裂的患者,可行面神经吻合术,吻合的方式有颅内吻合及颅外吻合,关于面神经吻合术,耳鼻喉头颈外科及口腔科应用较多,神经外科医师报道较少,本报道的目的是从神经外科医师角度探讨面神经吻合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本院神经外科2009年4月~2013年4月,7例CPA肿瘤术后面神经吻合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4例,女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深部电极置入中的使用.方法:收集32例需要做电极埋藏的癫痫患者,在神经导航的指引下置入深部电极和皮层电极,观察电极置入精度和并发症,同时和传统立体定向方法比较.结果:影像导航组32例患者置入深部电极数目在2-14根,共145根,平均为4.5根/例.置入平均误差在2.46±0.47mm,较立体定向组无明显差异.影像导航组置入每根电极平均耗时19.3分钟,明显低于立体定向组的34.
目的:探讨椎管内血管脂肪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3年4月期间,在北京天坛医院脊髓脊柱病区诊疗,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椎管内硬膜外血管脂肪瘤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简短复习.结果:5例病人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50岁(最大年龄55岁,最小年龄47岁).4例以肢体麻木为首发症状,1例以腰骶部疼痛为首发症状,临床表现及神经科查体均无特异性.5例病例均以MR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