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的第二大类群,包含苔类、藓类和角苔类。其中,苔类植物形体小,结构简单,被认为是最早的陆生植物。苔类植物在地质时期分布广泛,蕴含着丰富的古环境信息,因此研究苔类植物化石对重建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来,各国学者对苔类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苔类植物化石碳同位素法恢复古大气CO2浓度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存在的问题是苔类植物个体细小、结构简单,很难保存为化石,因此化石记录稀少。中国的苔类植物化石主要发现于新疆、内蒙古、河北、辽宁等省区,且时代多集中在中生代侏罗纪和白垩纪。因此补充和完善苔类植物化石记录是一个具有极大研究价值的课题。宝积山盆地位于甘肃省白银市,盆地内中生代地层出露完好,上三叠统南营儿组中保存着较丰富的植物化石,之前的研究报道了银杏类、松柏类、有节类和蕨类植物化石。此次工作研究了甘肃宝积山盆地上三叠统南营儿组发现的苔类植物化石,系苔类植物化石在该地区的首次报道。根据化石的宏观形态和微观特征进行分类鉴定,将采集的化石鉴定为Marchantites cyathodoides、Metzgerites sp.、Hepaticites sp 1.、Hepaticites sp 2.3属4种。结合苔类植物化石的沉积环境及现代苔藓植物的生长环境和地理分布,对甘肃晚三叠世苔类植物的生长环境进行了讨论。推测,在甘肃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这些苔类植物主要生长在温暖潮湿、邻近水源或水分充裕的环境中。所反映的环境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宝积山盆地晚三叠世气候温暖湿润,河流湖泊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