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伤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

来源 :2014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骨伤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提出加强其心理疏导、饮食指导、重要的排便训练、适当的腹部按摩和穴位按摩、必要时使用缓泻药物可有效减少骨伤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本院血培养中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指导医生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严格按照《临床微生物血培养操作规范》进行标本的采集与培养,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的Bact/Alert3D全自动血培养仪,对血培养标本进行连续培养监测,仪器报警阳性者,立即无菌抽取培养液转种于血平板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菌株进行革兰染色镜检,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Compact VITEK-2全自动微生物
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引起血流感染的相关报道国内少见,国外在1985年至2008年间,在血培养中仅分离出9株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其病例大多出现在急性白血病及免疫功能缺陷的患者.2013年12月上旬,本院细菌室从一位乳腺浸润性癌化疗后骨髓严重抑制的患者血培养中分离出一株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Capnocytophagasputigena).
目的:了解我院重症监护室(ICU)置管相关性医院感染的现状,明确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持续质量改进措施.方法:采取主动监测的方法,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中ICU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对ICU2010年1月-2013年12月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目标性监测,监测过程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并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价持续改进的效果.结果:通过持续质量改进,2010-2012年3种置管
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应对群体性伤害事件的应急处置体系.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处置的161起共计1057人次群体性伤害事件伤员的临床资料,寻找综合医院如何建立应对群体性伤害事件应急处置体系.结果:群体性伤害事件主要有五种类型,分别是交通事件、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生产事件、治安事件和食物中毒事件.它们在发生时间、地点、性质和人员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及时有效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伤
目的:研究实景案例演习方法对提高护士急救技能的作用.方法:运用实景案例演习对急诊抢救室20名护士进行急救综合能力的培训.培训前后进行急救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单病种抢救流程、临床思维能力及医护配合等综合能力的评价.结果:培训后护士的急救理论知识、基本技能、临床病情观察判断、流程使用及医护配合意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培训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景案例演习能够提高急诊护士的急救
目的:探讨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模式在急诊科心血管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实践.方法:改变传统抢救护理方法,由三级护士构成专职化分层护理小组(专职组)为中心的急救模式.比较专职组与传统护理小组(传统组)在急诊心功能Ⅳ级、心绞痛Ⅳ级、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抢救中静脉通道开放时间、急诊室滞留时间、患者及医生对急救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结果:专职组静脉通道开放时间及抢救室滞留时间(分别为3.6±
基层门诊的职能不同于医院,既要对所属工作人员及家属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又要担负突发性、临时性应急医疗救治任务.其中重要的一项职能就是担负着院前急救任务,最初的正确救治对危重病人后送医院进一步抢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最终抢救成功率致关重要.本文为了探索和做好基层门诊急救工作,现将本门诊部4年来救治的186例急诊病人进行总结报告。最后指出应当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及通讯网络,组织医护人员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2年首次提出了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的概念,大量的研究表明,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动物的生存率,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容量血液滤过也被报道能有效地明显改善MODS病人肺氧合功能
目的 建立新型的创伤后脓毒症预测公式,并与生物标志物PCT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 方法 利用中华创伤数据库中6542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出适用于中国人的损伤严重度计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新损伤严重度计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
会议
目的 通过观察医务人员单人徒手心肺复苏(CPR)各质量指标,评价其CPR技能掌握情况.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选择参加基本急救技能培训的185名医务人员(男性组77名,女性108名)进行研究.结果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CPR基本知识各质量指标比较均有P>0.05.平均按压深度(4.84±0.64) cm,男、女性组按压深度分别为(5.20±0.52) cm和(4.59±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