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氢呋喃中不同时间球磨改性的La1.8Ca0.2Mg14Ni3合金和苯组成浆液的吸氢性能

来源 :中国稀土学会第一届青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mu2295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在四氢呋喃液体介质中分别球磨10,20,40和80h后的镁基La1.8Ca0.2Mg14Ni3储氢合金和苯组成浆液的吸氢性能.采用四氢呋喃中球磨改性后合金的气态储氢性能相对于铸态合金有了很明显的改善.XRD和SEM分析表明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合金衍射峰明显宽化,且呈现明显的非晶化趋势,合金的颗粒尺寸明显地减小.此外,有机液体和合金在球磨过程中形成的EDA(electrondonor-acceptor)体系有效的改善了合金的活化性能和吸氢动力学性能.合金的优异吸氢性能也很好的催化了浆液中苯吸氢向环己烷的转化.浆液的吸氢受温度和合金状态的影响很大,在所有的合金和苯组成的浆液中,四氢呋喃中球磨80h的合金和苯组成的浆液表现出最为优异的吸氢动力学性能,在500K,7.0MPa氢压下,浆液在30min内吸氢趋于饱和.和其他浆液相比,其在相同反应时间内吸氢量最大,为6.51﹪.对液相反应产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表明,产物中苯加氢到环己烷的转化率达到了99.5﹪,而且产物单一没有其他杂质相的出现.可见在四氢呋喃中对合金球磨改性后其可以有效的改善浆液的吸氢动力学性能,球磨改性的时间对合金的在浆液中表现出的性能关系密切.
其他文献
为提高不锈钢的耐磨与耐蚀性能,本文提出了在其表面生成磷化膜的工艺方法,讨论了各种促进剂(亚硝酸盐、钼酸盐、稀土铈和镧)对磷化膜形成的影响,探讨了稀土对磷化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对磷化的强化作用是明显的,其中Ce的影响最大,其对提高不锈钢的磷化速度与耐磨性能的贡献均较为显著,La对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的贡献则较大.综合起来促进剂的较佳搭配为(g·L-1):Ce(NO3)30.005,La(N
本文在固相法合成的掺钙铬酸镧微粉中分别加入不同比例ZrO2,GaO,MgO,SiO2和Al2O3微粉,模压成型后经1650和1700℃两种温度烧结,用以研究掺钙铬酸镧与其他氧化物的复合烧结行为.用XRD及SEM等研究了烧结体的组织及相变,同时也测量了烧结体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常温抗压强度.比较两种烧结温度添加同种氧化物试样发现在1700℃下烧结后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均较小,抗压强度较高.添加GaO
本文讨论了Sn部分替代Cu对无钴MlNi41Mn0.4Al0.2Cu0.3-xSnx贮氢合金的结构与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n替代Cu使合金中出现了第二相LaNiSn.随着Sn替代量的增加,第二相LaNiSn的量增加,合金的晶胞体积增大,循环寿命提高,并具有良好的活化性能,但其放电容量略有降低.
本文在(Na0.5Bi0.5)0.93Ba0.07TiO3中添加La2O3,研究La2O3添加剂对于该组成压电性能和铁电性能的影响.采用柠檬酸盐法合成了具有单一钙钛矿结构的(Na0.5Bi0.5)0.93Ba0.07TiO3+x﹪La2O3(x=0~0.8)超细粉料(~100nm).当La2O3的添加量较低时(x≤0.2),陶瓷样品的压电性能随La2O3添加量的增加而趋于提高.x=0.2时,陶瓷样
本文对热压烧结法制备的B4C-LaB6材料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随LaB6的加入,热压烧结B4C-LaB6材料的硬度增加,当添加量为6﹪时,其硬度比单一B4C材料的硬度提高了20.52﹪,达到了最大值31.83GP8;总的说来,LaB6添加量对热压烧结B4C-LaB6材料的抗弯强度影响不大;LaB6添加量对热压烧结B4C-LaB6材料的断裂韧性影响较大,随着硼化镧添加量的增加呈成锯齿波变化
本文用液-固掺杂及两段还原法制备了氧化钪及铼掺杂的钨粉.采用电镜、能谱、X射线衍射分析、粒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掺杂钨粉的粒度及稀土元素的分布.实验结果表明,氧化钪均匀分布在钨颗粒表面.氧化钪和铼的添加减小了钨粉粒度,且随着稀土和铼含量的增加,掺杂钨粉粒径越小,掺杂3﹪Sc2O3及3﹪Re的钨粉平均粒径约为50nm.还对钨粉的细化机制进行了探讨.
本文以磷酸钠为电解液,采用交流微弧氧化技术在钛片上直接制备TiO2膜,通过在钛片表面涂覆稀土盐(硝酸钆、硝酸钇、硝酸镝)后进行微弧氧化方法制备改性的TiO2膜,以酸性大红染料模拟废水来评价TiO2膜光催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利用XRD和SEM对微弧氧化膜晶型、表面形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微弧氧化TiO2膜主要由锐钛矿TiO2组成,该膜具有一定的光催化活性;稀土涂覆钛片后的微弧氧化膜可以使稀土
本文以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Yb2O3/TiO2纳米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X光衍射仪对粉体的粒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研究了US(超声波)/UV(紫外光)协同催化氧化水中苯酚的降解效果,考察了苯酚的起始浓度、超声波声强、溶液pH值、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投加量对苯酚降解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US/UV协同催化氧化要比单独超声波或光化学处理效果显著,证实了声光联合技术
本文采用快速凝固和铜模铸造法制备了Mg-20Gd(﹪,质量分数)组成的薄带(宽×厚=1.3mm×0.03mm)和块体(70mm×40mm×9mm)合金,研究了合金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快速凝固薄带没有明显的晶界,组成相主要是α-Mg过饱和固溶体和少量非晶相.铸态样品可观察到明显的枝晶组织,相组成为α-Mg固溶体和Mg2Gd化合物.薄带和铸态样品的室温硬度分别为100和85Hv,室温抗拉强度分
本文采用真空快淬法制备了(Nd,Dy)2(Fe,Cu,Co,Nb)14B非晶薄带,经630~800℃氩气保护下退火处理,获得(Nd,Dy)2(Fe,Cu,Co,Nb)14B/α-Fe双相纳米复合永磁材料.合金中预析出的部分微晶相有助于在随后的晶化退火处理中获得均匀的微观组织,详细研究了晶化退火温度对合金微观组织结构及磁性能的影响.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以及振动样品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