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参量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 :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ro_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为了减少局地灾害性强对流天气造成的损失,人们通过各种物理量对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较好的预报效果。既然对流参量对强对流天气具有较好的预报指示意义,那么对闪电活动有无预报指示意义呢?本文为了研究闪电活动与对流参量之间的关系,我们选取了平衡层温度 (TEL) 、K 指数(K)、抬升指数(LI)、雷暴云物理参数(CPTP,为无量纲参量)和地面至600hPa 的风切变(WS)等几个主要用于强对流天气分析的对流参量,配合实时观测的闪电资料对闪电活动与强对流参量之间关系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寻找影响雷电活动的主要物理参量,试图建立有无雷电或雷电强弱的统计回归关系,为雷电活动的潜势预报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根据MM5 模式提供各层温、压、湿、风资料,计算得出每个格点逐小时雷暴云物理参量、K 指数、抬升指数LI、地面至600hPa 的风切变、平衡层温度等对流参量。其次计算每个格点的逐小时的地闪次数FD,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共选取了2005~2007 年中发生闪电比较多的42 个雷暴日进行了统计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果:①73.8%的闪电活动区的CPTP 值大于等于1.0。②可得出76.4%的闪电活动区的平衡层温度低于-25℃。81.0%的闪电活动区的平衡层温度低于-20℃。③76.0% 的闪电活动区的LI 低于-1.0℃。④可得出77.5%的闪电活动区的K 指数大于35℃。⑤68%的闪电活动区的风垂直切变大于7.5E-4s-1。说明CPTP≥1.0;LI≤-1.0℃;TEL≤-20℃;K≥35℃对闪电活动区域有很好的指示意义,然而四个判据划定的区域并非完全重合,统计表明,70%的闪电活动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CPTP ≥0.5;LI≤-0.5℃;TEL≤-20℃;K≥30℃,充分说明上述判据可以较好地预报闪电活动落区。
其他文献
雾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具有出现几率高、发生范围广、危害性大等特点,经常造成高速公路封闭、航运中断,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灾情,雾对人体健康、供电线路、农业生产等也有严重影响。雾的监测方法有两种,常规监测方法和利用气象遥感资料(包括卫星和雷达资料)进行监测。常规的监测方法受到观测站点的分布及观测时间的限制,难以准确获取雾的强度和范围信息;而气象卫星具有覆盖范围大、观测波段多、观测频次高、信
数值天气预报质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观测资料系统提供的初始条件的精度,在数值同化模式中,同化系统输入数据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卫星资料。卫星资料具有覆盖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大量的数值天气预报试验表明,卫星遥感探测资料的应用对于预报的改进能力远大于常规观测资料。国外极轨卫星资料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而我国也不甘落后。国内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 于2008 年5 月27 日发射成功,FY-3B
最近的统计研究表明,在近几十年中,台风的强度呈现上升趋势。而闪电活动与对流活动的微物理和动力学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系统内上升气流速度大于10m/s 时,就能够建立起足够强大的电场。有研究指出,当台风中上升气流速度突破20m/s 时台风的强度将快速增强,同时台风中的闪电活动也会出现明显的增长。系统中的起电是由多种降水粒子参与的,为了使空间中的电荷分离,需要有冰粒子与软雹粒子进行碰撞。两者间的碰撞摩
本文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对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区划分析,能将灾害防御管理提高到风险管理的程度,对于减灾和救灾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雷电灾害区划研究在多个省一级气象部门已经开展,多是将地市级行政区域作为基本分析单元进行风险区划。地市级气象局对雷电灾害风险区划的研究还是相对薄弱,尤其是细化到县(区)一级行政区的区划研究。对南京市各县(区)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具有重要意义。2014 年青奥
GPS/MET观测网作为气象综合观测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它具有自动化程度高,资料结果客观、精确等优点,弥补了人工观测不足。尽管水汽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最多不超过4%,但是水汽在各种大气物理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雷电等天气现象都是在对流层中进行的,根据对流层的水汽含量、温度、不稳定指数等研究雷电的生成和发展,可以弥补上述研究中水汽分析的不足,有效改善雷暴天气系统的预警能力,
利用江苏省13 个城市1961—2008 年共48 年的雷暴日资料,南京1951-2007 年的降水、雷暴资料和 2006-2009 年江苏省闪电定位仪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发现江苏年均雷暴日呈逐年下降趋势,南通的年雷暴日减少趋势较全省平均明显快,扬州下降的趋势最小;雷暴月变化呈单峰型,70.28%的雷暴出现在夏季,冬季最少,只有1.05%;年均雷暴日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总体呈南北少中间多分布,历年雷暴
加油(气)站是易燃易爆场所,一旦遭受雷击,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等重大事故,采取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雷电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保障加油(气)站的防雷安全。在进行防雷方案设计审核时,为了科学准确的确定防护措施并提供决策依据,在设计审核之前,应全面认识和评估加油(气)站的雷击风险。本文以某加油(气)站为例,结合其本身结构特征以及附近气象、地质环境等要素,依据相关标准对雷击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分析计算,确定风险值,为
本文针对“4.14”地震地区玉树,通过分析1961─2007 年当地雷电天气气象观测资料,总结分析出玉树州雷电活动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结合我们收集的玉树2004--2009 年雷击灾害情况,特别是雷击造成人员死亡个例分析的特点,针对地震灾区探讨雷电灾害防御对策,并对灾区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地震灾区重建设计单位提供参考。
本设计是以青海某加油站为例,根据现场勘察资料,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等技术标准的相关要求,对西宁市某新建加油站罐区、站房、加油岛、罩棚等进行防雷防静电总体设计。
本文从威海农村变电站发生的一系列雷击事故谈起,对当前农村小型变电站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着重从防雷设计中存在的重直击雷轻感应雷、重高压设备轻弱电系统、重防雷轻接地、忽略变电站进线导线防雷、忽视雷电波侵入破坏开关设备等几种情况所造成的事故进行了阐述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