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M-3产生的絮凝剂的性能及絮凝条件研究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ran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菌M-3是一株从天然土壤中筛选出来的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初步鉴定为曲霉属。该菌产生的絮凝剂主要存在于发酵液中,其有效成分为多糖和蛋白质,在沸水浴中加热75min,絮凝剂的絮凝率仅下降了16%。对100ml 0.4g/L的高岭土悬浊液的加入量仅需1ml,絮凝率达94%以上,pH在2~7的范围内,该絮凝剂的絮凝活性较高,且该絮凝剂无需加入助凝剂。
其他文献
简要回顾了基于DEM自动提取河网信息的方法。以乌梁素海东部流域为研究区,利用HEC-CeoHMS模块,进行了流域河网信息的自动提取,包括DEM的预处理、水流方向的确定、汇流累积量的计算、河网的生成。通过将生成的河网与东部流域1:25万数字地形图进行叠加,发现采用DEM提取的水系与数字地形图匹配良好,说明基于DEM和HEC-GeoHMS的流域自动提取是切实可行的。
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西南缘最低洼地和水盐汇集中心。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湖面缩小,艾比湖的生态功能也随之弱化。沙化土地分布已扩展到湿地边缘。成为国内4大浮尘源之一。本文从气候因素、地质地貌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影响土地沙化的主要因素是在自然因素为背景叠加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人为因素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通过比较铜绿微囊藻和混合藻种的Monod模型参数发现铜绿微囊藻的氮磷半饱和常数比混合藻种的要低,在氮磷浓度偏低时,由于铜绿微囊藻对水体中营养盐浓度有较高的亲和力,更易吸收营养盐,铜绿微囊藻更易成为优势藻种。铜绿微囊藻的光强半饱和常数比混合藻种要小很多,在较低的光强下,铜绿微囊藻对光照有较好的亲和力。铜绿微囊藻具有更高的成为优势藻种的概率。在光照充足时,由于铜绿微囊藻的最大比增长速率小于混合藻种,铜
在进水流量lOL/h,填料填充比2:5,紫外灯功率30w,未投加试剂,pH 7.35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器中,使用超声波发生器自动变频进行连续运行试验,通过超声协同光催化氧化处理湖泊型原水。考察其对湖泊型原水中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超声/光催化氧化工艺装置连续运行36h,CODMn、TN、TP、Chl-a和OD560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18.80%、11.90%、20.27%、81.60%和8
水环境污染和海水入侵是海岛水资源污染破坏的主要原因。水环境污染主要来自降雨、工业、农业、生活污染和给排水设施的不完善;海水入侵主要受地质条件、气候变化、地下水开采和植被破坏的影响。提出了海岛水资源保护的建议和对策。加强立法、加大投入、建设监测管理系统、水源地保护、完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来保护海岛水资源;设置阻隔层、采用双位抽水、合理开发地下水、保护和增加植被等来阻止海水入侵。
为了研究垃圾渗滤液渗漏和运移规律,应用cT扫描进行室内模拟试验,以硅砂和山砂为试样,对达到稳定非饱和状态的试样分层进行扫描,得到不同层面CT图像,运用专业图像处理软件将其转化为CT数均值,建立CT数均值与饱和度的关系。然后在稳定非饱和试样中间断性连续注入污染液,测定不同时间间隔CT图像,研究污染物在非饱和沙土中运移特征,得出污染物在非饱和沙土中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对污染监测与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大连水泥厂反渗透的流程和原水特点以及运行情况,对大连市水泥厂反渗透系统膜的污染进行了分析和三十多次实验室单独清洗试验研究,从清洗配方、工艺、监督和操作中探索出了一套海水水域地区反渗透膜清洗的方案,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就A2/O工艺运行实践,探讨了在同步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D0浓度对有机物降解反应、脱氮除磷效果及活性污泥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250~400 mg/L、NH3-N为30~45 mg/L、TN为40~50 mg/L、TP为2.0~3.5mg/L、总水力停留时间约为8.1h、厌氧段:缺氧段:好氧段水力停留时间比约为1:2:5的A2/O工艺工程系统中,最佳DO浓度控制范围为
采用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微膨胀在A/O系统中的启动、维持及状态可控性,并考察了该过程中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正常负荷(F/M=0.24kgCOD/(kgMLSS·d))下,当DO=0.3~0.4mg/L时,系统SVI可以稳定在150~300ml/g之间,丝状菌污泥微膨胀状态可长期稳定维持。并具有高度的可控性。与高溶解氧条件下相比,污泥微膨胀期间,COD和总氮去除率有
本文对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活性Al、Ca、Sr、Fe、Mn、Ni、Cu、Zn、Pb、V、Co和Sc等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Fe、Mn、Cu、Zn和Pb等元素的环境活性形态达40%,甚至更高,具有较高的环境活性及生态毒性。研究表明,元素物质来源和细粒吸附是控制东海泥质区表层沉积物中环境活性金属元素分布的主导因素。因此,近岸泥质区是金属污染高风险区,人类活动是主要的污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