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研究

来源 :2006中国国际供电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bingzha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发展,网络结构趋于合理,线路负荷能力加强,但自动化程度的不足,对配电网供电能力、安全运行和管理都造成一定限制.本课题基于试点工程建设简单的系统主站,采用变电调度和配电调度合一模式,成功实现了利用配电载波通信网络对柱上开关的3遥(遥测,遥控,遥信)和短路故障的快速处理,节约了人力资源、简化并强化了管理,成为有益借鉴的农网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技术方案和管理模式.
其他文献
串补工程测量系统中CT距离隔离刀间,旁路断路器等一次设备距离很近,很容易受到开关操作的干扰,严重的甚至导致器件损坏.文中初步分析了干扰产生的原因.平果和河池串补站的现
为实现可靠性指标统计由中压向低压扩延,全面准确反映供电可靠性,开发了由主站计算机系统、集中装置部分、采集终端部分和通信网络等4部分组成的低压用户供电可靠性统计评价
会议
根据供电网络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种电压与无功的全天优化算法.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负荷预测的结果,对次日各时段的电压和无功调节设备进行总体优化控制.采用如下2个优化步骤:
会议
本文首先建立三相四线制下四桥臂APF的状态空间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无源控制方法构造电流跟踪动态控制器,然后基于APF的工作机理分析给出了实现渐近跟踪和内部稳定的充分条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科学出版社,于1977年11月11日至21日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化学发展史》审稿和化学史学术交流会议。与会的有北京和各省、市
江重1305线自1999年实施分线统计线损后,线损率一直偏高,全年统计平均线损率约在10%左右,与理论线损率0.054%相差甚远.虽然前后对江重1305线电流互感器、计量回路乃至架空线路
会议
在配电网的改造和规划工作中,确定典型接线模式下的目标网架结构至关重要,而目标网架的建设则需要以现状配电网架为基础逐年实施.基于此,本文总结了城市10kV中压配电网目标网
会议
近几年,一直对配电网自动化进行着广泛讨论.但是,涉及到对配电网自动化仿真的信息却很少.随着城农网改造工作的开展,配电网自动化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有鉴于此,经过大量调
会议
由于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所投运的各信息系统相对独立,且数据共享程度很低,这就使得电网决策人员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电网数据.为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配电公用信息模型,进而制定
会议
电影《不夜城》是一部美化资产阶级的坏影片。片中所反映的资本家张伯韩从所谓的黑海洋里行舟,到踏上社会主义这条船的历史航程里,始终贯串着一条美化资产阶级。抹杀阶级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