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碘-125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下咽癌的近中期疗效观察

来源 :第五届全国肿瘤诊疗新进展及新技术学术会议暨第八届中国西部肿瘤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lan09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使用放射性碘-125(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以近距离放疗治疗晚期下咽癌的可行性以及近中期疗效. 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3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2例晚期下咽鳞状细胞癌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5例,年龄36-76岁,中位年龄56岁,原发灶位于梨状窝18例,环后区3例,不能辨别原发部位1例.所有患者采用1997年UICC制定的TNM分期法,参考CT检查结果以及包括纤维喉镜的详细头颈部检查评估,22例患者均为晚期(Ⅲ-Ⅳ期),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均因高龄以并(或)伴有基础疾病等原因无根治性手术指征或拒绝接受喉切除术.术前利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由放射治疗科医师协助制定详细植入计划后,在局部浸润麻醉下通过CT介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由18号粒子植入针在预设范围内间隔1cm平行排列经皮穿刺,植入粒子22-82粒,肿瘤边缘匹配计量(MPD)为90-160Gy,随访观察局部控制局、总体生存率,评价急性和迟发放射相关毒副反应. 结果:随访时间3-31个月,中位随访15个月,局部控制时间为5-31个月,中位局部控制时间为19个月.1年和2年局部控制局分别为63.5%和30.8%.随访期内,8例患者死于局部复发,3例死于肿瘤全身转移,1例死于严重并发症,1例死于疾病无关原因,其余9例随访至今仍存活,1年生存率为68.2%,2年生存率为36.3%,中位生存期13.2个月.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术后咽部疼痛,有14例患者(64%)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其中1例因疼痛造成重度吞咽困难而口服热量不足,靠鼻饲管摄取流质食物,该例患者最终死亡.其次为放射性皮炎(13/22,59%)和放射相关黏膜炎(12/22,55%),术后2例患者(9%)出现了较重下咽黏膜破溃伴疼痛以及粒子植入侧放射性皮炎,其余患者并发症经对症处理后消退或缓解.术后未观察到血管和神经损伤以及感染等情况. 结论:本研究显示了较高的喉功能保留率和局部控制率,可认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下咽癌安全、有效,且具有较高喉功能保留率、微创、简便的特点,可作为不宜手术切除或放化疗患者的补充治疗方式,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SHIP、caspase-3 mRNA的表达,探讨其与MDS的发病机制及向白血病转化过程的关系. 方法:根据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入选MDS患者低
为有效提升我院综合实力,推动医院内涵建设,加快研究型医院转型.通过完善医院科研管理制度,理清医院科研工作流程,增强医务人员科研意识,提高科研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逐步形成
目的:探讨人工真皮支架联合自体皮移植修复严重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创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肌腱外露患者20
烧伤是伴随人类文明的进步——火的利用而出现的损伤,自古有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烧伤发生率不断增加,美国率先成立了专门的烧伤研究机构,由此迈出烧伤医学的第一步。
目的:以7230例重睑手术为例,回顾重睑手术的形成、发展历史及最新研究进展,提出手术安全性、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埋线组6470例;切开组68
观察"通关利窍"针刺法治疗脑干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共观察脑干梗死吞咽障碍患者64例,根据核磁结果,其中延髓梗死22例,中脑、脑桥等部位梗死16例,合并基底节、皮层等
目的:观察电针经筋结点及相应夹脊穴对中风后踝关节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中风后踝关节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取电针经筋结点及相应夹脊穴,
目的:观察电针加神阙穴贴药对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60例大面积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内科常规治疗和肢体关节功能
目的:探讨椎动脉复合体压迫造成的面肌痉挛患者的神经血管压迫特点及手术治疗技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一年间经手术治疗的5例"椎动脉压迫造成的面肌痉挛"
目的:脑脊液鼻漏(cerebrospinal fluid rhinorrhea,CFR)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多种,本文对84例CFR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CFR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选取2008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