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国标准化编辑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joyjoyr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内,利用乡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村牧渔业生产、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等资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开发与设计,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它既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度假旅游、民俗旅游、生态旅游等多方面,是一项区别于城市旅游,具有地域性、乡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形式。本文提出旅游标准化促进乡村旅游良性发展,探讨了如何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支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其他文献
本文从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产业建设的主体地位出发,引出了向农业、农村、农民进行要素赋权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我国农村要素贫困的主要表现形式,从分工的角度考察了影响农村权利贫困的经济和政治因素,提出了要素赋权的内容主要包括赋予农业、农村、农民关系权、要素权和发展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确保中国顺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目标,从根本上解决好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大战略,是中央十分英明的战略决策。本文提出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展开和新农村建设亟须宏观层面上城乡配套改革的推进等新一轮城乡配套改革的建议。
本文通过使用2005年全国5个省份100个村的实地问卷随机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地区垃圾处理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我们运用Logistic模型,利用1998、2004两年的面板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村的相关社会经济特征和农村居民有关特征对农村垃圾处理投资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村的规模和居民居住的密集度这两个变量显著影响垃圾处理服务的供给;在工商业较发达的村,提供垃圾处理服务的可能性更大;从居
国家公益建设征地属于土地产权变动。从产权变动角度分析,公益建设征地是国家土地市场控制权而不是政府的超经济特权,承担土地公益职能的义务主体是国家而不是被征地的农民,公益征地补偿价格应当高于而不是低于市场价格;从效率视角分析,现行征地补偿价格低于基于市场机制形成的公平价格,既是造成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又是公益建设征地浪费的根源。建议对公益建设征地实行公平补偿甚至优惠补偿。
在考察经济成长中的粮食、农业、农村问题时,日本农业与亚洲各国一样,以分散交错的小规模耕作为近代化的出发点,在解决了地主制的同时,在克服小规模耕作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努力。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经济的高度成长使农工间的差距问题表面化,在这种背景下制定了1961年开始施行的旧农业基本法。这部法规通过农业结构改革,以实现向大规模土地利用型农业,以及需要增大型农作物的耕作转换。本文的目的是从日中共同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对社会生产力带来一系列的飞跃,对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在现代企业中,由于生产过程高度自动化、专业化、综合化,一项产品的生产或一项工程的施工,往往涉及到几十个行业、多个企业和许多门科学技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进行标准的规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标准化是指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
加入WTO以后,我国经济发展不仅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且势必会面临各种严峻的挑战。当前国际贸易随着“关税壁垒”日益削减,技术性贸易壁垒普遍被西方发达国家所采用。他们打着推进认证评审制度的全球化和维护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利益等旗号,竭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策略,限制进口,向外推销技术和设备,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因此,加强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保护民族工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以及加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得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是目前发达国家企业普遍采用的将技术创新与技术标准紧密结合起来的战略模式。它是以技术创新为后盾、立足于技术标准而制定的旨在使企业获得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的总体性谋划,也是企业从国内外竞争形势和自身条件出发,谋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有效排斥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企业技术标准化战略属于国家标准化战略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
环境化设计(Design for Environment,DfE),也即Eco-design,是将环境因素融入产品和工艺流程设计的整合,它为产品和核心业务提供了新的前景,是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更具创新性、对环境更加负责的有力工具。环境化设计作为整个制造技术的核心,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产品标准、环境法规、顾客需求、产品服务、贸易风险、生态工业、安全健康和行业竞争的综合反映。在国内,电工电子
在WTO大背景下,在产品质量制度领域,标准化制度已成为我国产品质量制度的三个重要制度之一,成为产品质量监管制度、产品质量评价制度及产品责任制度的基石,现在国内外出现一种新的理念:三流企业卖苦力拼价格,二流企业做品牌卖产品,一流企业搞研究卖专利,超一流企业把握行业趋势制定标准。有学者甚至发出得“标准”者得天下的感叹。在此拟围绕这条主线,从国外标准化的基本发展趋势和发展特征出发,找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