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中医脉象诊断技术研究初探

来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医药工程分会2013学术年会暨数字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层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ma88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远程中医脉象诊断学是将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现代脉象诊断技术相结合,实现中医脉象诊断技术手段远程化的一门学科.本文对远程中医脉象诊断技术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研制了三部快速脉象采集端,设计了新型脉象发生器、仿生手和驱动控制系统,在远程中医脉象复放端上,将三部快速脉象采集端采集到的被试脉象信息进行形象、逼真的复放,复放波形与采集波形间的相关系数Rxy大于0.85,具有显著相关性,脉波图主要特征参数值误差在5%以内,初步实现了"牵线切脉".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对经桡动脉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国产比伐卢定与肝素联合替罗非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比较,探讨国产比伐卢定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入选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血管内五科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诊断明确为STEMI并于发病12小时内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造影检查或直接PCI治疗的患者,给药方法:比伐卢
目的:观察参芍口服液对PCI术后患者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PCI术后患者1023例,随机分为常规服药组(n=514)和参芍口服液组(n=509),观察PCI术后患者用药前、用药4周、用药12周时的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结果:两组PCI术后患者用药治疗前血清血管活性物质和细胞因子水平均明显提高.治疗后两组指标均明显降低.用药12周时常规服药组细胞因子TNF-α、TGF-β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冠状动脉造影临界病变进行心肌血流储备分数测定,并以之为根据指导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随访12个月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评价心肌血流储备分数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2011年4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中,入选71例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单支血管局限性病变的患者,应用定量冠脉造影分析技术对冠状动脉造影图像进行量化分析,
高脂血症(高血脂)是指血液中脂质含量超过正常,节前节后,大家应酬增多,亲朋好友聚餐,酒肉摄入量剧增,体重增加,建议每逢节后抽血查血脂看看是否偏高是十分必要的。对于血脂过高者,目前没有特效的方法,一般提倡综合治疗,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是防治高脂血症的基础,要通过饮食调节,保持合适的体重,并调整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加上坚持运动锻炼,就能降低过高的血脂。同时药物治疗可先选择中药制剂如绞股蓝总苷片、多烯康、
现我国己逐渐步人老龄社会,而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老年人中约有一半的人患高血压病。为了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应当重视老年高血压的规范治疗。文章介绍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老年高血压的定义,阐述了治疗目标,并分析了老年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和钙离子拮抗剂、利尿剂、ACEI与ARB、β受体阻断剂、α受体阻断剂等药物治疗。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率、控制率和达标率均很低需提高临床医生和患者对老
文章以男20例,女10例心肌梗死患者为例,介绍了其一般资料和治疗护理方法,并从环境因素、生理因素、药物因素、饮食因素、习惯因素、心里因素等方面分析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引起便秘的主要相关因素,就便秘的预防及护理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加强饮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体息,由于排便环境及排便习惯的改变导致患者便秘,从而排便用力诱发心律失常等的并发症,甚至导致碎死,所以心脏病的患者尤其是心梗的患者,
目的:给出中风偏瘫患者的半身汗出规律.方法:应用中医汗出量动态检测仪对84例中风偏瘫患者的患侧和健侧进行检测,观察汗出的变化规律.结果:(1)从汗出量而言,可分为3类:①62例患者健侧和患侧无显著差别,占73.8%;②12例患者患侧显著高于健侧,占14.3%;③10例患者患侧显著高于健侧,占11.9%.(2)从汗出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而言,可分为4类:①38例患者健侧和患侧无显著波动,占45.2%;
脉诊是中医临床独具特色的一种诊法,最佳取脉压力是中医师判定脉象"浮、中、沉"的主要依据,是中医脉象仪准确区分脉位的重要参考指标.现有中医脉象仪采用正向加压、梯度减压方式采集中医脉象时存在的"回弹现象"导致脉象检测不稳定、判别存在误差,且检测时间较长.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C8051F350单片机的24位A/D,采用MH-1脉搏压力传感器,设计自动加减压控制系统,实现了取脉压力的自动调节、脉象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