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柱与H型钢梁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_qi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工程中上下圆钢管柱和H型截面梁构成的框架节点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的发展规律,为理论上的弹塑性分析提供试验依据;研究荷载及其响应的变化规律,根据试验的结果得到评价节点抗震性能的指标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评价.本文的结论可以供钢框架节点设计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首先概述了风工程中风荷载的传统静力计算方法,分析了进行数值风洞计算的必要性并阐述了数值风洞模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简要介绍了有限元软件ANSYS-CFX的数值风洞计算,并根据典型双坡屋面结构的流固耦合分析算例,给出了各种风向角下的屋面的风压分布规律,对复杂结构的数值风洞分析具有参考意义.
采用LS-DYNA有限元软件,基于拆除构件法,对索穹顶结构进行了考虑节点作用的动力连续倒塌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外层环索是索穹顶结构的关键构件,单根外层环索的破坏可能引起结构的连续倒塌,节点达到失效应变发生破坏;单根其他杆件的破坏不会引起结构连续倒塌,节点未发生破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计算模型中建立实体节点的数目及位置对结构连续倒塌破坏模式的影响,得到:在计算模型中确定少量实体节点后,再增加实体节点
利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预应力金属薄板结构的精细化分析模型,用接触来模拟横梁与薄板之间可相对滑动的搭接连接,用杆件模拟薄板与外伸板之间的U型连接,并用耦合自由度的方法模拟薄板与厚板的铆接.通过与原始模型的分析对比,指出精细化模型比原始模型能更准确地模拟试验.
从结构构件损伤积累破坏角度出发,首先采用弧长法进行荷载-位移全过程跟踪非线性屈曲分析,在满足静力稳定性和结构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动力增量分析,以B-R准则作为结构整体动力失稳破坏的判断标准,对一单层网壳结构进行考虑构件损伤积累效应的地震作用下动力稳定分析,并与该结构不考虑损伤积累有限元分析情况对比,结果表明:在满足结构静力稳定的条件下,考虑损伤积累理论得到的动力失稳临界荷载明显低于不考虑损伤积累
结构鲁棒性是结构抵抗不相称破坏的能力,目前尚缺少直接基于鲁棒性的结构设计方法.以H∞结构鲁棒性指标为目标,采用基于多精英选择的遗传算法,通过尺寸层次的结构优化,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截面布置.以平面桁架结构为例,验证了提出的方法,并探索遗传算法中种群个体数的合理取值.针对典型的单层圆柱面网壳结构进行了尺寸优化,结果表明,在总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经过鲁棒性截面优化的结构鲁棒性增强了20%,可以为网壳结构的鲁
以徐州市奥体中心体育场为背景,针对大跨度预应力钢结构体育场结构,介绍了健康监测在其中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针对徐州体育场的特点,在现场布置了磁通量传感器测试拉索索力、加速度测试结构动位移、自振频率和振型,振弦应变计测试钢结构应力.为后期同类结构健康监测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本文中首先对不同加载方式和不同加固模式下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Plastic,简称CFRP)加固H型钢梁的两组比较试验.以此为基础,对无损伤和有损伤加固钢梁的模型进行了多参数的数值模拟,并重点对构件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开裂损伤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可以进一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CFRP构件加固分析中.
运用力学知识及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钢板深梁填充钢框架的力学性能,推导出钢板深梁的初始刚度及屈服承载力公式.
通过对以往钢板剪力墙资料的研究,提出一种将两片折板对接的蜂窝形截面钢板剪力墙,并对其进行了有限元弹性屈曲分析.通过改变截面几何形状,以期望改善薄钢板剪力墙的出平面弹性失稳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发挥钢板材料的强度和延性.本文为这种新型钢板剪力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对实际工程中钢板剪力墙的设计与应用提出建议,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高层钢框架支撑结构是一种抗侧性能较好的结构,本文将钢支撑变成索,并对索施加预应力,形成高层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此结构优势在于可以减小支撑连接的节点数,避免大震下产生的构件受压屈曲破坏问题等,文章通过变换布索方案分析高层钢框架预应力支撑结构抗侧性能的变化规律,给予一定的结论,对工程的推广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