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9N2 AIV HA蛋白S145N变异毒株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11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在研究1998~2008年中国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分离株HA基因的进化时,发现在25个毒株中有2个致病性最强的毒株因HA基因第145位氨基酸的突变导致产生一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从而使其不与单抗H6、F6等反应。为进一步探究这类变异毒株HA基因变异对H9亚型AIV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对12株HA蛋白S145N变异的H9N2 AIV进行了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攻毒试验。结果显示,不同H9N2 S145N变异株与疫苗株间在抗原性上变化不大,或无显著差异(0.5≤R≤0.67)。但参照现有的H9灭活疫苗效力检验方法对HP疫苗免疫鸡进行攻毒,用HP株攻毒对照组0/5保护,免疫组保护≥9/10,达到了H9灭活疫苗质量标准要求;但用S145N变异株N3攻毒,仅保护2/10~6/10,且随免疫量剂量的增加,抗体水平的提高,攻毒保护也依次升高。对H9变异株疫苗(N1、N2、N3、N8)免疫鸡用N3攻毒,仅保护2/5~4/5,N3同源抗体也不能有效地阻止其攻毒后的排毒。用N3、N6二个变异株交叉攻毒,采用与疫苗株攻毒相同的剂量作攻毒试验也得到类似结果。表明高于6 log2的抗体能抵抗疫苗株和大多数流行毒攻毒后的排毒,但不能抵抗S145N变异株攻毒后的排毒。这类毒株免疫原性上的变化与病毒HA基因的变异密切相关。因HA基因145-147aa位增加了一个NGT,导致三维空间构象的变化,并影响其邻近的受体结合位点,从而使这类毒株致病性提高,免原性发生改变。虽然这一类变异株或免疫逃逸毒株仅占当前流行毒株总数的5%-7%,但在强大的免疫压力和自然选择下有可能逐步成为优势毒株,造成更大的危害,这为该病的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
其他文献
在财务会计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医院财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了影响。将财务会计体系合理地融入到医院财务工作,能够使医疗内部的财务管理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为实现医
  目的:探索禽产气荚膜梭菌杆菌肽锌耐药基因的遗传结构,以及该基因与接合型质粒的关联,以期详细了解该基因的水平扩散机制,为该菌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该研究首次在禽产气
近年来,随着税收体系的不断修改完善,对企业的财政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加便捷高效.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现状入手,
  本文对近两年接诊的家禽病例916例进行了统计、分类、排序,总结出引起呼吸道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和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诊疗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饲养管理措施、药物
  目的:为进一步开展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REV)疾病的防疫工作,方便基层监测工作的开展,本研究拟构建REV的RT-LAMP检测方法。结论:通过测序及Tubidimeter LA-320仪器来分析RT-LA
  目的:通过对08年1月至10年12月接诊和指导的212例家禽法氏囊病病例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得出天津地区法氏囊病流行状况,并根据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此来指
莆田工艺美术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包括雕塑、木雕、古典家具、金银首饰、铜雕、玉石雕、油画等,形成于唐宋时期,元代有所继承发展,明清时期达到了鼎盛。而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新经
  为了确定免疫增效剂对EDS76的免疫效果的影响,本文使用转移因子、黄芪、左旋咪唑、灵芝粉与疫苗同时使用,通过测定抗体效价进行比较,以便指导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实验中鸡
  本研究就我国突然爆发并快速蔓延的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事件,从病原分离鉴定及动物回归实验,确定引起此次鸭病爆发和流行的病原一种新型的黄病毒。BYD病毒的出现也留给业界
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农业农村部、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务院扶贫办和银保监会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的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