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尽管医学在不断的取得进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死亡率仍很高。感染性心内膜炎继发肾小球肾炎时病情危重,尤其在儿童。最常见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是弥漫、增生、渗出性改变,导致临床改变多种多样。其临床改变涵盖各种肾小球肾炎,包括单纯性血尿和(或)蛋白尿、肾病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甚至急进性肾炎。早期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推荐延长抗生素疗程或联合应用抗生素,而合并肾脏损害时则并无统一治疗方案。分析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IE)致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情况,旨在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11年12月IE伴肾脏损害的临床表现、肾组织学特点、治疗和预后情况。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心血管学组制定的"感染性心内膜炎诊断标准"。应用卡方分析、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3例患儿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平均年龄7.71±3.31岁,21例(21/23,91.3%)具有基础疾病,其中20例为先天性心脏病、1例为风湿性心脏炎。9例血培养阳性,6例为非肾损害组、3例为伴肾损害组。主要致病微生物包括表皮葡萄球菌、翠绿链球菌、缓征链球菌、甲类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时排位前三位的临床表现为ESR增快(21/23,91.3%),CRP增高(20/23,87.0%)及肝脾肿大(20/23,87.0%)。IE伴肾损害6例(6/23,26.1%),均有基础先天性心脏病,男女比1:2,发病年龄8土3.77岁,肾损害前病程为19.5土13.5天。肾损害表现为无症状镜下血尿1例、无症状蛋白尿1例、肉眼血尿1例、急性肾炎综合征3例。急性肾损伤3例,病因为肾小球肾炎合并急性心衰。肾组织检查1例,为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所有病例均予抗生素治疗,2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4例予抗凝治疗。出院时4例肾损害恢复正常。1例伴急性肾损伤好转,遗留少量蛋白尿,1例随诊期间死亡。结论儿童IE合并肾损害较为常见,表现为无症状镜下血尿或蛋白尿、肉眼血尿、急性肾炎综合征等,可出现急性肾损伤。在有效控制感染后,多数患儿肾损害恢复正常,部分患儿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伴急性肾损伤患儿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