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血病方剂药理研究的分析与探讨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医药文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peng46101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血病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前体细胞的造血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研究开展较多,在1997~2004年8年间,相关的期刊文献每年有80余篇,其中涉及药理实验的报道约占25%,有许多研究获得科研基金资助.这些报道以研究单味中药或其单体为主,也进行了一些方剂(中药复方)的研究.本文报道治疗白血病方剂药理研究的分析与探讨.
其他文献
患儿女,1岁,下腹部、阴阜、双腹股沟、双腋下皮损渐增多1年.皮肤科情况:下腹部、阴阜、双腹股沟、双腋下见对称性散在分布的直径约2~5 mm的类圆形白色扁平丘疹,皮损边界清.皮
程国彭指出:伤寒病中,有由少阳传入太阴而出现腹痛者,有因误下传入太阴而致腹痛者.寻常腹痛,则因寒热、食积、气血、虫蛊等而致,辨证之法与心痛相似.惟有肝木乘脾、搅肠痧、
失眠,古称"不寐"、"不得眠"、"少寐"、"不眠"等,为睡眠障碍的总称,细分有入睡困难、睡而不沉、睡而易醒、睡而多梦、早醒、或通宵达旦不能入睡等多种情况.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
目的 通过研究UVA照射前后及不同浓度葡萄籽提取物原花青素(grape-seed proanthocyanins extract,GSPE)干预的HaCaT细胞表达水通道蛋白3(AQP3)、半胱氨酸蛋白酶14(Caspase-14
在角质形成细胞(KC)的分化、发育,KC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KC的炎症和死亡过程中,仍有许多基因发挥的作用尚未明确.基于Cre-loxP系统的KC特异性基因敲除小鼠模型有助于理解皮
目的 了解南宁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患者确诊前后与固定同性性伴发生性行为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6年5月-12月间匿名调查的124例HIV阳性MS
清代前中期中医眼科文献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记载的技术之进步,可以展现出中医眼科发展的一个高峰.在清代中医眼科文献众多的医学特点之中,仅举两个显著特点以示之.一为金针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紊乱介导的以皮肤慢性炎症性改变为主的系统性疾病,临床表现为皮肤红斑鳞屑,可累及指(趾)甲及关节.IL-12和IL-23是参与银屑病发病的重要细胞因子,乌司奴单抗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gabapentin,GBP)在脊髓水平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大鼠模型痛觉的抑制作用.方法 通过对老龄大鼠足底皮下注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患者男,56岁,全身皮疹伴高热2d入院,体温持续39 ℃,躯干和四肢大量疱疹及斑丘疹,右眼结膜充血,有分泌物,舌苔白色假膜;WBC 25.82×109/L,CRP 42.11mg/L,PCT 10.19 ng/mL,C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