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对面孔的加工是以整体的方式进行的(Farah,Wilson,Drain,&Tanaka,1998)。然而,人们整体加工的到底是面孔上的哪些信息尚不清楚。研究发现,面孔的不同信息类型和区域对于面孔认知加工作用是不同的。相对于特征信息,结构信息在面孔认知加工中有更重要的作用(Maurer,Grand,&Mondloch,2002),相对于下半部分面孔,上半部分面孔有更重要的作用(Tanaka J W,Farah M J,1993;Vinette C,Gosselin F,2004)。有研究发现对面孔进行整体加工时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整体加工程度存在差异(Ramon等,2010)。对于不同类型的信息,人们是否都进行整体加工还是只针对某些信息进行整体加工?为了探究面孔的区域和信息类型在面孔整体加工中的差异,本研究采用面孔组合任务,以亚洲面孔为实验材料,考察了亚洲被试在面孔整体加工中对上下半脸和结构/特征信息变化的敏感性,指标为正确率和正确反应时上的组合面孔效应(即对齐条件和错开条件的差异)。在实验一中,实验条件为改变面孔上半部分结构或特征信息(判断下半部分)和改变面孔下半部分结构或特征信息(判断上半部分),要求33名被试判断先后呈现的对齐或错开的组合面孔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是否相同。结果发现,改变上半部分结构信息条件未出现组合面孔效应,而其他条件下均出现。由于实验一中结构的改变是垂直方向的,为了验证对上半部分结构变化的不敏感性是否具有方向特异性,在实验二中,采用相同实验范式,使面孔上半部分结构在水平方向改变,要求30名被试判断下半部分是否相同,结果出现了组合面孔效应。以上结果表明,对面孔进行整体加工时,对上下半部分面孔的结构和特征信息都进行整体加工,但敏感性存在差异,体现为对上半部分结构变化只在水平方向上敏感。在对结构信息进行加工时仅对垂直方向信息进行整体加工,这可能是对面孔上半部分整体加工程度较小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