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的基地平台,开展我国三级医院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subarachnoidhemorrhage,a SAH)急救绿色通道现状的横断面调查,明确我国a SAH的急诊救治现状。方法:通过多中心问卷调查及现场调研的方式对我国具备动脉瘤介入栓塞或开颅夹闭治疗能力的三级医院进行调研;每家医院建议由至少2名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副高级职称或以上的医师填写,相互之间不沟通。通过数据核对对数据进行验证,并行抽样调查。结果:多中心研究收集131家三级医院,其中119家(90.8%)为教学医院;收集236份有效问卷,填写专家中195名(82.6%)为神经外科医师,198名(83.9%)为正高级或副高级职称,203名(86.0%)对问卷内容为非常熟悉或比较熟悉,144名(61.0%)从事脑血管病诊疗工作时间在10年以上;参与医院颅内动脉瘤年治疗量平均为163.96±136.65例,其中破裂动脉瘤年治疗量为125.56±104.34例,75家年治疗量在100例以上;神经外科的介入治疗开展例数为11 776例、开颅夹闭开展例数为7095例,比例约为1.66:1;颅内破裂动脉瘤多为转诊入院,目前急诊多为急诊科或急诊室接诊,仅约50%医院可以为半数患者提供入院后24小时内的有效救治,仅极少数的医院为破裂动脉瘤设置了绿色通道。医疗设备方面,所有医院(100%)的CT机24小时可用、100家医院(76.3%)的CTA机24小时可用、112家医院(85.5%)的导管室/介入治疗室24小时可用、125家(95.4%)医院的手术室24小时可用;107家(81.7%)医院的神经外科设置了脑血管病诊疗组。结论:我国三级医院对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诊治疗存在较大的救治延误并存在极大的改进空间,患者就诊及转诊延误是造成救治延误的最主要原因,另外,院内急救观念的落后是造成院内救治延误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