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芽在保持菠萝品质和控制菠萝黑心病中的作用

来源 :广东省园艺学会第十一届会员大会暨广东园艺产业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f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国消费者将菠萝冠芽看做菠萝的一部分,但有些国家的农民采收菠萝时切下冠芽用于菠萝繁殖.然而,切除冠芽是否影响菠萝品质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旨在研究切除菠萝冠芽对菠萝采后品质的影响和冠芽与菠萝黑心病的关系,寻求控制菠萝黑心病和保持菠萝品质的方法.方法:以七成熟的"巴厘"菠萝为实验材料,用380mMABA分别喷施保留冠芽的菠萝全果、保留冠芽的菠萝果实、菠萝冠芽和切除冠芽的菠萝果实,常温贮藏12d,统计褐变指数、失重率和转黄指数,测定总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抗坏血酸(AsA)、活性氧(O2.-,H2O2)、总酚、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s)含量;测定多酚氧化酶(PPO)、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切除冠芽菠萝黑心病发病率提高了55.2%、固酸比降低了2.2,表明切除冠芽使菠萝品质变差,并缩短货架期.与保留冠芽相比,切除冠芽提高了活性氧(ROS)、丙二醛(MDA)、总酚的含量,上调了多酚氧化酶(P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基因表达、提高了其酶活性.说明冠芽可以抑制活性氧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抑制酚类物质的合成和氧化.此外,切除冠芽提高了内源赤霉素(GA1和GA4)的含量,降低了内源脱落酸(ABA)的含量,表明冠芽对于维持采后菠萝果实中GAs和ABA的平衡有重要作用.外源ABA喷施保留冠芽的菠萝全果控制菠萝黑心病的效果明显比喷施切除冠芽的菠萝要好;将外源ABA只喷在冠芽上对于菠萝黑心病的控制与喷在全果的效果相当,并且ABA施用于冠芽后切除冠芽,其控制黑心病的效果大大降低.表明冠芽是菠萝果实内源ABA的主要来源,控制菠萝果实黑心病的离不开来自冠芽的ABA.本研究为有效保持菠萝采后品质和控制菠萝黑心病提供了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的:弄清造成不同类型菠萝品种对乙烯敏感性差异的发生环节,进一步解析乙烯促进菠萝成花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乙烯敏感型的巴厘菠萝品种和乙烯钝感型的台农16菠萝品种为试材,对乙烯催花过程中成花基因及乙烯信号转导途径中乙烯受体、信号转导和核内调控等基因的表达特征进行分析.结果:ERS1b、ETR2a、ETR2b、CTR1、ENI2、EIN3、ERF1和ERF3等基因在两种成花类型中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不同品种
目的:探讨菜心品种间营养品质差异,给为菜心选育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试验采集不同熟性的23个菜心品种,测定维生素C、还原糖、粗蛋白、粗纤维和干物质五项营养指标,采用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菜心品种和品质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23个菜心试材中,四九菜心-19Vc含量最高,约为油绿702菜心的2倍;增城一号迟甜菜心王还原糖含量最高,约为含量最低的油绿701菜心的3倍;蛋白质含量以四九菜心-19最
营养液培养茴香,35天后进行0、0.5mg·L-1、1mg·L-1、5mg·L-1、10mg·L-1铜(Cu)处理,研究其对茴香植株生长、Cu累积及精油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T1处理显著促进茴香植株生长;T0.5-T10处理,随Cu浓度增加,叶绿素、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均呈降低趋势,POD活性呈先增后减趋势,SOD和PAL活性呈增加趋势,地上部Cu累积量呈先增再降趋势,根系Cu累积量则呈升
本试验利用黄鹌菜(Youngia Japonica(L.)DC.)叶片提取液生物制备得到纳米银(Nano-silver,NS)溶液,并初步检测其基本特性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1)此法制备NS的适宜条件为黄鹌菜叶片提取液(1.5g FW/100mL H20)添加量60mL,硝酸银(0.005mol L-1AgNO3)用量为10mL,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40min;(2)所制备NS溶液在42
以胎萌果肉为材料研究胎萌对菠萝蜜果实品质的影响.取6个不同株系菠萝蜜的胎萌果实果肉和正常果肉的几个果实品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胎萌的菠萝蜜果实果肉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肉,还原性总糖、可溶性蛋白质和可滴定酸没有显著差异.菠萝蜜胎萌对其果实品质有较大的影响,降低了其果实品质和口感.
以储良和东壁两个品种龙眼果实为材料,比较常温和低温贮藏下两种龙眼品种贮藏性的差异.低温贮藏显著地降低了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褐变和自溶速度.储良和东壁的褐变速度和自溶速度有显著性差异,储良的褐变速度和自溶速度明显低于东壁,说明储良在常温和低温下都比东壁较耐贮藏.储良的褐变和自溶与其果皮色度呈显著性相关,而东壁的褐变和自溶则与其果皮色度相关性不大.两个龙眼品种的褐变与自溶与龙眼果实在贮藏期间的失重以
目的:比较广东省内阳西、从化、惠来三个产地的井岗红糯荔枝在低温(4℃±1℃)下的贮藏性.方法:测定贮藏过程井岗红糯荔枝果皮的色度值、果实的褐变指数、腐烂率、商品率、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pH值和果皮相对电导率.结果:从化井岗红糯在褐变指数、腐烂率和商品率与其他两个产地差异明显,表现出较好商品性;三个产地井岗红糯L*值、a*值、C*值、h°值均有明显差异,其中惠来井岗红
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于我国南方亚热带地区,是我国特色经济水果,因其果实颜色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荔枝果肉品质优劣作为评价荔枝品质的重要因素,在劣变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物质变化值得被关注和深入研究.本文从妃子笑、井冈红糯、怀枝荔枝采后贮藏条件入手,观察和测定了果肉色度、果实腐烂率、果肉感官评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等生理生
荔枝(LitchichinenesisSonn.)为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是典型的亚热带水果(Jiang Y,et al.,2004).其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广受消费者所喜爱,与香蕉、菠萝、龙眼并称为南国"四大果品"(Tindall HD,2010).荔枝在中国栽培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国内华南主产区就共有40多个主栽品种(陈厚彬,2008),是我国著名的特产水果,色丽质优,味甜肉脆,营养丰富,素享"
目的:本实验为了提高荔枝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保鲜效果,科学指导荔枝物流包装操作,实现果农增收.方法:以怀枝荔枝作为实验材料,以不同预冷程度、不同加冰量及不同果枝情况作为试验因素,生成L16(34)正交设计,研究不同因素对荔枝贮藏过程中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设置3d、5d不同模拟运输时间,并在开箱后做货架期观测.结果:以褐变指数、商品率、腐烂率和果皮相对电导率作为果实外观品质的评判指标,将3d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