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种及排酸时间对牛肉嫩度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牛学分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不同品种牛肉嫩度之间的差异以及不同排酸时间对牛肉嫩度的影响,试验随机选取1周岁的西门塔尔牛、云岭牛、云南文山牛及雷琼牛的小公牛,在相同的饲养环境条件下育肥6个月后屠宰并测定肉的嫩度.结果表明:随着排酸时间的延长,牛肉剪切力不断减小,排酸第3天的剪切力显著低于第1天(P<0.05),排酸第5天,第7天牛肉剪切力极显著低于第1天(P<0.01).证明宰后排酸成熟能够显著的改善牛肉的嫩度,且随排酸时间的延长,嫩度改善程度越明显;品种对牛肉的嫩度也有显著影响,其中雷琼牛剪切力值最大,与文山牛、云岭牛以及西门塔尔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西门塔尔牛剪切力最小,在屠宰刚结束时与文山牛、云岭牛、雷琼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在成熟过程中与雷琼牛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
其他文献
本试验探究日粮精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纤维素酶对牦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的影响.选择3.5岁左右、体重200±13kg、健康无病的生长牦牛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饲喂精料中纤维素酶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0.2%(试验I组)、0.4%(试验II组)的日粮,饲喂60d.结果表明:1)0组、0.2%组和0.3%组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272、401和663g(P<0.01),0.2组
试验以15头初产和12头经产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按胎次、产奶量、泌乳天数和体重分成三组:饲养密度82%、100%和129%.采用3×3拉丁方设计以研究这三种饲养密度下奶牛24h行为时间安排、生产性能和舒适度指标的异同,每期14d,并于每期的第8-12d记录奶牛的产奶量,第12d采集乳样以分析乳成分.结果表明:相对于100%组,82%组奶牛的躺卧时间≥12h/d比例和SUI增加(P<0.05),1
近十年来我国奶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在奶牛单产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苜蓿草作为优质牧草的应用功不可没.但是,我国苜蓿草资源量有限,目前依赖于大量进口,已成为制约我国奶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之一.为了探讨以玉米秸秆或稻草替代苜蓿干草长期饲喂奶牛对其氮代谢及血液生理生化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前期试验采集的试样进行分析测定,以探明饲喂秸秆奶牛的氮的利用状况。用含玉米秸或稻草日粮替代苜蓿草日粮饲喂奶牛,粪氮
本试验通过在犊牛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益生素,研究对犊牛日粮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旨在探索通过添加益生素来提高犊牛生产性能的饲喂模式.选出生日期、体重、体尺相近的3月龄左右的公犊牛20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母犊牛1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组5个重复.公犊益生菌组添加水平依次为日粮的1:800、1:1000、1:1200;母犊组益生素的添加水平为1:1000.试验期2个月,实验结束前三
牦牛(Bos grunniens)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放牧畜种,是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产、生活资料.青藏高原地区气候环境条件恶劣,而牦牛饲养仍采用"靠天养畜"的传统放牧生产体系,造成了牦牛在冷季的失重甚至死亡,导致牦牛养殖效益低下.因此有必要探寻新的牦牛饲养方式,通过科学的营养调控,提高养殖效益.本试验拟通过饲喂不同能量水平的日粮,探讨舍饲养殖模式下日粮能量水平对育肥牦牛生长性能和血清IGF-1浓
随着国人奶牛养殖理念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犊牛培育的重视程度也日渐提高.人们意识到好的犊牛培育方案可使犊牛健康成长,从而为将来成母牛高的生产性能打下坚实基础.本研究通过检测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采食量、日增重等指标,探究了不同种类牧草、不同牧草补饲时间点对犊牛生长的影响,本研究中,不同牧草补饲模式并未对哺乳期犊牛开食料的采食量造成显著影响。本试验发现从第15天开始补饲牧草(P=0.022)以及补饲燕麦干草(
畜牧业生产中,因普遍使用抗生素等药物产生的抗药性和药物残留已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研究绿色、无公害并能提高畜禽免疫功能的添加剂,生产绿色、安全的畜产品,已成为高效、低耗、少污染养殖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研究在日粮中添加热带假丝酵母菌和桑叶黄酮提取物,研究其对断奶前后犊牛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促进犊牛健康发育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通过对犊牛粪便进行连续评分,发现除在8周龄断奶过渡期腹泻出现波
本试验选用50头体重(320±15)kg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肉牛,研究不同浓度的板栗总苞多酚对肉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将试验肉牛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日粮中板栗总苞多酚添加剂量为0.1%、0.2%、0.3%、0.4%).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板栗总苞多酚水平为0.3%时,可以显著提高肉牛机体T-AOC、T-SOD、GSH-Px的活力(P<0.05),并可以显著降低血液中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P
集约化奶牛养殖过程中,高精料饲喂模式使牛群普遍出现慢性瘤胃酸中毒(SARA)现象.SARA改变了瘤胃和消化道内微生物区系,产生了一些异常代谢产物,影响了饲料的消化吸收,同时也影响了奶牛的健康.高通量测序技术提供了快速、高效而又全面的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让能够深入了解SARA引起的瘤胃内微生物区系的变化情况.本文综述了,SARA引起的瘤胃内发酵和微生物区系变化的研究结果.慢性瘤胃酸中毒改变了瘤
本试验采用体外法在不同饲粮配比中添加α-亚麻酸,研究对瘤胃发酵模式及α-亚麻酸氢化过程的影响.设5个粗精水平,分别为粗精比8:2、6:4、5:5、4:6和2:8(w/w),每组都添加3.0%的α-亚麻酸(w/w).每个水平设3个重复.结果表明:在各时间点,随着精料比例的增加,pH呈上升趋势,且2:8组与其余4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添加α-亚麻酸条件下,不同粗精比对TVFA影响不显著.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