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星形细胞的激活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来源 :2008年浙江省病理学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w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是在1980年,由Ludwid等人首先提出,是指病理改变类似于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一类疾病。该病是一种进行性纤维化的病变,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一种病理类型,约20%的病例可以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近来,对NASH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是,NASH如何纤维化过渡至肝硬化的机制仍然了解甚少。本实验通过建立2型糖尿病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模型,观察肝脏纤维化病变及检测肝星形细胞增殖情况及肝组织TIMP-I、I型胶原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肝星形细胞、肝组织TIMP-I、I型胶原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在NASH纤维化病变中的作用,为寻求干预NASH进一步发展的靶点提供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压疮:最早称为“褥疮”,意为躺下,久着席而得名,把压疮的发生与长期卧床联系在一起。压疮的预防和护理是基础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病人在医院里接受的整体护理的质量。压疮的发生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精心和科学的护理可以将压疮的发生降到最低程度,促进病人痊愈。
@@卵巢颗粒细胞瘤又名粒层细胞瘤,是卵巢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为少见的卵巢低度恶性肿瘤,张惜阴报道占卵巢恶性肿瘤的2%~3%。我科近5年来仅见2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原发的眼眶和眼附件淋巴瘤(ocular adnexal lymphoma, OAL)并不常见,但黏膜相关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extranodal marginal zone B cell lymphoma of mucosa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ALT淋巴瘤)是其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包括发生在眼睑、结膜、泪腺和眶内组织的淋巴瘤。由于此部位病变活检取材不易,组
@@结直肠癌是我国老年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从正常结直肠上皮细胞到结直肠癌细胞的演变是多步骤、多基因突变、激活的结果。近年来研究认为结直肠肿瘤的发生还与细胞凋亡过程被抑制有关。P53和bcl-2基因被公认是细胞凋亡的重要调控基因,其异常表达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密且相关。
@@肿瘤的发生、演进和转移是多因素、多步骤、涉及多基因参与调控的病理过程。从基因水平上研究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对相关基因的mRNA进行检测,可为肿瘤的分子病理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临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指导。CD147又名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是一种细胞表面糖蛋白,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高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刺激各种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合成,从而促进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胃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约有647 000人因胃癌死亡,位居癌症死因的第2位。胃癌治疗中由于存在多药耐药性,化疗效果不理想,患者预后较差。近年研究发现,抗化疗与一系列凋亡抑制因子有关。Survivin是迄今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而P53基因是胃癌中最常突变的抑癌基因,C-erbB-2是胃癌中常见的原癌基因变化。本研究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癌中Survivin、P53及C-
@@肿瘤的发生发展并非是肿瘤细胞或者间质细胞单方面决定的,而是由两者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肿瘤微环境的平衡状态决定的。肿瘤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之间相互作用,控制着肿瘤细胞黏附、增殖、分化、转移等。而肿瘤间质又受到肿瘤实质的直接和间接的控制,能促进其是恶化还是逆转为正常状态。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IGFBP7)是一种细胞黏附糖蛋白,可由肿瘤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泌,在正常人体中广
@@缺氧是实体肿瘤的主要生长特性之一,与肿瘤的凋亡抑制、放化疗耐受、血管生成和侵袭转移关系密切,进而影响肿瘤的预后。Survivin是凋亡抑制蛋白(l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的成员,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基因,它在大部分正常组织中不表达而在胚胎组织和快速分裂的细胞如肿瘤细胞中呈高表达。我们通过构建化学缺氧模型诱导非小细胞肺癌A549的凋亡,并通过观察
@@APOBEC3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哺乳动物所特有的具有编辑RNA或DNA活性的胞嘧啶脱氨酶家族,该家族的许多成员能作为机体天然抗病毒因子,对多种逆转录病毒、腺相关病毒、逆转录转座子甚至HBV等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已证实,该家族成员之--APOBEC3B(A3B)是一种强大的机体天然抗乙型肝炎病毒(HBV)分子,不仅对HBV core DNA合成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还对HBV HBsA
@@内毒素休克(endotoxic shock, ES)主要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引起,是临床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而体循环血管舒张致平均动脉压进行性降低是ES发病早期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大量实验表明,LPS可诱导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产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oxide synthase,iNOS),后者又可催化产生超量一氧化氮(ni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