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2A介导MAP1B去磷酸化对BMSCs靶向脊髓损伤迁移的影响

来源 :第二十四届全国脊柱脊髓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iguo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管相关蛋白1B(Microtubule associatedproteins;MAP1B)的生物学活性受其磷酸化修饰调节,蛋白磷酸酶2A(Protein Phosphotase 2A;PP2A)对MAP1B去磷酸化具有调控作用,但磷酸化修饰后MAP1B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靶向损伤脊髓迁移的作用及BMSCs内调控MAP1B磷酸化修饰的机制尚未见相关报道.
  目的:本论文旨在验证BMSCs内PP2A介导的Ⅰ型MAP1B磷酸化形式(Type I of phosphorylated MAP1B;P1-MAP1B)去磷酸化在脊髓缺血性损伤(Spinal Cord Ischemia Injury;SCII) BMSCs靶向脊髓迁徙中的作用,及BMSCs内调控MAP1B磷酸化修饰分子机制.
  方法:1、兔BMSCs体外培养、鉴定。2、应用CM-Dil对BMSCs进行体外荧光标记和体内示踪.3、PP2A抑制剂OA和激动剂C2-ceramide预处理BMSCs;通过同位素32P标记蛋白底物法和Westem-blot分别检测删活性与Ⅰ型MAP1B磷酸化形式P1-MAP1B含量。3、应用节段性腰动脉阻断术建立兔SCII模型,随机分为四组:IG组(抑制剂组)、AG组(激动剂组)、UG组(未治疗组)和CG组(对照组);经耳缘静脉移植BMSCs后观察各组BMSCs活体内靶向脊髓迁移情况。4、应用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与U0126分别阻断BMSCs内的P13K和ERK1/2通路,Western-blot定量检测BMSCs内P1-MAP1B.
  结果:1、所收获BMSCs形态典型,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特性;2、CM-Dil荧光标记BMSCs后标记率达到99%以上;OA与C2-ceramide处理细胞后PP2A活性分别降低61%和增长78%(P<0.05),P1-MAP1B表达分别增高和降低(P<0.01),而MAP1B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效果可维持48h.OA与C2-ceramide预处理细胞后测得生长曲线较低平,BMSCs增殖略减缓(P<0.05);3、成功建立兔脊髓缺血性损伤模型并移植BMSCs后,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移植2天后,IG组和AG组在脊髓损伤部位均未发现荧光标记BMSCs聚集,UG组相应部位可见少量散在BMSCs;移植4天后IG组和AG组的脊髓损伤部位可见BMSCs聚集;4、与对照组相比较,抑制P13K活性后MAP1B磷酸化水平升高;而抑制ERK1/2后MAP1B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
  结论:证明BMSCs内PP2A介导的MAP1B去磷酸化在调节BMSCs靶向脊髓损伤迁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作用机制可能是MAP1B与P1-MAP1B维持动态平衡参与调节BMSCs靶向迁移,为MAP1B蛋白功能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目前尚无关于MAP1B与BMSCs靶向脊髓损伤迁移之间关系的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比腰背痛患者与正常人的等速运动数据,分析腰背部疼痛患者肌肉力学状态是否出现改变.方法:实验分为两组,MRI显示未见显著椎体退变及脊髓压迫但有疼痛症状者22名组成实验组,椎体MRI未见异常的另22名无疼痛者组成对照组.两组分别进行躯干等速测试,测试速度为60°/秒.记录峰力矩(PT)及屈曲、伸展峰力矩之比(F/E),并将数据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躯干等速测试峰力矩均值51.7±21Nm,
目的:比较胸腰段成角型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  方法:2005年3月-2011年1月,收治30例胸腰段椎体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8~52岁,平均38岁.骨折脱位按Meyerding分类:均为Ⅲ~Ⅴ度;Frankel分级:A级12例,B级5例,D级13例.对30例患者经后路行椎管减压、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椎弓根植骨治疗.其中普通椎弓根内固定2
目的:探讨腰椎术后化脓性脊柱感染的早期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2年3月出现的7例腰椎术后感染病例,均为为化脓性感染,其中合并椎管内感染并一侧肢体瘫痪1例。给予早期手术干预,术中具体采用持续低压脉冲灌洗引流,术后行敏感抗菌素抗感染治疗。抗菌素应用时间为4-6周,停药指征是血沉和C-反应蛋白完全正常,合并颅内化脓性感染者则必须脑脊液生化和常规检查结果完全正常。结果:全部7例病例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脊柱椎弓根导板在脊柱外科的初步应用的结果和意义。方法:选择10例患者:严重先天性脊柱侧弯6例,退变性腰椎术后翻修3例,腰椎峡部裂1例。应用三维CT断层扫描脊柱,将DICOM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然后对脊柱严重畸形或解剖紊乱区域进行快速成型和脊柱椎弓根导板制作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手术引导植入椎弓根螺钉。结果:10例患者按计划完成手术过程顺利,椎弓根螺钉植入位置正确,无手术并发症,术中所见
目的:讨论无明显外来暴力作用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方法:分析临床治疗9例非直接外力导致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对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在所有9例病人中,有6例患者颈椎间盘突出是在长期不良姿势导致颈椎不同程度退行性变的基础上,颈部长期屈曲位,颈后部肌肉处于等长收缩状态,久之力量和弹性逐渐减弱;颈部韧带过分的牵拉,引起组织松弛,力
目的:回顾性研究以评价ACCF联合ACDF的手术方案治疗多节段颈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自2010年1月至今23例多节段病变的颈椎病患者采用ACCF联合ACDF手术方案治疗,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术前与术后JOA评分,计算改善率,影像学资料衡量术后内固定情况与骨愈合情况,以及有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果:随访时间8至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有不同程度
背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的脊髓损伤是当今医学界亟待攻克的难题之一。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人们进行了大量研究,组织工程细胞移植给脊髓损伤患者带来了新希望,其中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及重点之一,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也逐年增加,但对这些文献的计量分析报告目前不多。  目的:通过对SCI数据库收录的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研究的历年文献的计量分析,总结概括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趋势,以便于国内外学
目的:正常情况下,心脏节律是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协同调节支配的,由中枢神经控制与外周神经反射来调节的。早期研究表明,心脏交感神经传入冲动增加,可增强交感神经传出支的兴奋性,并抑制迷走神经心脏传出支的激动,使心跳加快.同样,刺激心脏迷走神经的传入支,可反射性地使迷走神经传出支的兴奋性增强,伴有交感神经传出支冲动的抑制,使心跳减慢.颈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病人因交感
目的:随着大鼠脊髓损伤模型日益成为科研上常用动物模型,但是衡量其损伤及恢复程度主要依靠行为学如:BBB评分,足印试验,斜板试验等;为更加精细衡量大鼠脊髓损伤程度或者其恢复程度探索一种新的简便易行检测手段--皮层诱发电位.  方法:为了更好的反应损伤程度,本实验采用的NYU打击器制造的大鼠脊髓挫裂伤模型.将试验动物分为三组每组12只:单纯椎板减压组、12.5mm高度打击组、25mm高度打击组.分别于
研究背景: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常会造成损伤节段以下永久性的功能障碍,又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并会在伤后给患者、患者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及心理负担,所以对于其致伤机制及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是医学科学的研究热点。脊髓损伤以致伤机制可以分为原发性脊髓损伤(primary spinal cord injury,PS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