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儒教是比任何一个宗教或思想更具有跟国家政治有关联的持续性理念体系。儒教的本质是政治哲学、政治思想。以儒教的理念和价值观作为支配原理的国家,即明清的中国、朝鲜王朝的韩国、德川幕府的日本及阮朝的越南,是儒教国家。儒教国家是以德治为标榜的高度理念志向的国家。其基本责务是使百姓丰衣足食,保护遭外敌侵入和天灾地殃的国民。为了实现德治,君主和官僚是政治家,也是教育家,要在修养自身和教化百姓两方面努力,最终达到提高国民道德性和安定统治的目的。儒教国家既强调教化和道德,也包容法家的严刑主义。儒教国家的君主被置于道德政治的法执中,因受到约束而无法乱用专制权。儒教国家的官僚体系是一种比传统时代的别样国家要好,且可以跟近代官僚制度相比的制度。儒教自朱子以来有新的发展,被称之为朱子学、程朱学、宋学或性理学,成为明清和朝鲜时代占支配地位的思想体系。朝鲜王朝对性理学的信奉尤甚,以致排除功利、压抑工商,阻碍了国家的发展。在未来产业技术后续社会中,性理学价值观的相当部分对新病理、病弊起补完剂和治疗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