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超滤膜制造测定及应用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非均相分离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板超滤膜在研制和生产中,如何确定特定条件下膜的孔径,对膜的选择和应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采用鼓泡法、环境扫描电镜膜孔径的测定进行了相应的研究,由此建立了一套较为准确的膜孔径快捷测定方法,应用于制药行业的料液分离和废水循环回用等领域超滤膜的选择,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干熄焦平板闸门驱动装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提出了对平板闸门驱动装置的改进方式,改进后可保障设备长周期稳定运行.
本文通过对热管以及热管换热器的概述,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热管换热器以及其性能指标,对轴向热管换热器与径向热管式给水预热装置在空间布局、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及改造。
中空纤维超滤膜及其技术与装备,在市政污水提标改造处理和市政供水达标深度处理方面均有很大的应用市场.本研究所开发出的嵌入线增强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所制成的膜组件用于浸没式超滤和膜生物反应器,其不会产生常规中空纤维膜的断丝现象,较大程度保证运行过程中出水水体的澄清度,保障了过程实现长期运行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对三个不同类型的膜工程,进一步验证了所开发的嵌入线增强中空纤维膜及其组件具
采用单宁和壳聚糖复配使用的方法,对小儿咳喘灵原药水提液进行絮凝净化.通过单宁及壳聚糖添加量、快搅速度、第一阶段慢搅速度及时间、第二阶段慢搅速度及时间7个因素对绿原酸保留率、鞣质去除率、蛋白质去除率以及上清液浊度的影响进行了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影响绿原酸保留率及鞣质和蛋白质去除率的主要因素是单宁和壳聚糖的添加量,而对上清液浊度,除絮凝剂外,水利条件对其有较大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单宁和壳聚糖添加量分
本文利用提取的SRB干燥菌体,在不同的金属离子体系内,以Cu2+作为目标离子,分别以Zn2+和Fe3+作为竞争性离子,研究SRB菌体对于金属离子的吸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以Cu2+作为目标离子,在双离子体系内的吸附过程,都可以用Langmuir吸附方程进行描述,吸附量随着Cu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吸附率呈相反的趋势,而竞争性离子Zn2+吸附量和吸附率都随着Cu2+初始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高浓度的
为了满足海上平台高流量,高含液量天然气净化分离的要求,本实验对已有的直流多管式旋流分离器进行结构改进,实施了两种改进方案:改变旋风管内叶片出口角和从旋风管侧缝抽气.测量了单管入口气速约为6.4m/s~ 10.6m/s,单管流量约180m3/h~300m3/h,颗粒浓度约10~100 g/m3的范围内的分离效率以及三种结构的压降.实验结果表明,45°叶片出口角不抽气(改进方案一)是符合优化目标的最优
滤布作为固液分离设备的心脏,如何在降低分离后液体含固量的同时,又能保持快速过滤,滤饼又能容易剥离且不易堵塞滤布是评价滤布过滤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本文阐述了滤布的开发背景。介绍了高截留、高滤速、滤饼易剥落的新产品—2039B系列产品。描述了最新研制的2039B(丙纶)砑光复丝滤布有关过滤性能。研究得出:2039B产品截留精度高、滤速快、滤饼易剥离,可与板框、厢式过滤机配套应用于高截留的行业:同时由于
本文采用泡沫法分离含氟聚合物乳液,以含氟聚合物的收率和富集比为评价指标,探讨了搅拌器类型、通气方式以及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富集效果的影响.运用均匀设计的方法进行优化试验,确定乳液分离的最佳工艺条件.
本文研究了采用微型旋流技术分离乳化液中的铁粉杂质过程,研究微型旋流芯管流量、压力和分离效率的互相关系,确定了微型旋流芯管净化乳化液的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随着微型旋流器入口流量增加,压力差增大,分离效率提高.在进口压力0.4MPa,进口和溢流口压力差△Pio=0.26MPa,进口颗粒平均粒径为2.72um条件下,固体颗粒分离效率76%,5.5um以上的固体颗粒去除率为85.64%,为提高冷轧板带
本文采用商用软件fluent 6.3,利用随机轨道模型对切流式三旋单管内固相颗粒运动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微颗粒运动轨迹随机性较大,对气流的跟随性较好,受湍流脉动的影响较大.微颗粒在单管内的逃逸与捕集运动规律的统计结果表明小于等于5μm的微颗粒主要在排气管底部和分离筒体发生逃逸,随着粒径的增加,颗粒的分离效率增加,在排气管底部和分离筒体上部逃逸比重增加,而在分离筒体中底部颗粒的逃逸比重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