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长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颅颌面部巨大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七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liumi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斜方肌肌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及在修复头颈部巨大复杂创面中的应用,提供复杂创面修复的方案。方法在对斜方肌肌皮瓣的显微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用Doppler于肩胛上角外上方探测,确定颈横动脉及其浅降支血管搏动并标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可吸收螺钉在手关节内斜形骨折治疗中的运用及疗效。方法 对26例手部关节内单纯斜形骨折的患者,采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并随访。 结果 术后骨折均4~6周愈合,功能恢复良好。
目的:总结回顾15年间瘘孔癌23例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从2000年到2015年15年间,治疗瘘孔癌23例(含癌前状态4例)。男性22例,女性1例,男性占绝对多数。发病部位全部在下肢,股骨7例,胫骨12例,足底1例,跟骨2例,足趾骨1例。血源性骨髓炎引起19例,平均年龄59岁,血源性骨髓炎发病时年龄最小8岁,最大19岁,平均12岁。
目的 评估单胸弯(LenkeⅠ型)特发性脊柱侧凸矫正两年随访的肩部平衡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12年5月期间在我院脊柱侧弯中心接受手术治疗的LenkeⅠ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72例,其中男14例,女58例,平均年龄15.8岁(9~21岁),平均随访29.7个月(24-62个月).
目的:探讨常规减压、固定后在显微镜下经后路行髓内减压、灌流冲洗治疗脊髓髓损伤疗效,为改善脊髓损伤部位的微环境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方法:把脊髓损伤的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常规行椎管减压、复位内固定术者,共22例,乙组为常规手术的基础上加显微镜下行髓内减压组,共16例,两组患者术前均行X线、CT、MRI检查,术后治疗方案基本相同。
目的 探讨环形外固定架治疗感染性骨不连围手术期护理要点观察。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面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正确摆放体位、主被动及感觉方面的功能锻炼、并发症的预防以及出院指导、定期随访。结果 未见明显活动受限,术毕VAS评分8分,出院时VAS评分3分,肿胀程度较术毕减轻,未出现并发症,定期复查X光片显示骨痂已完全形成,患肢恢复良好。
颈髓损伤是颈部脊髓的一种严重损伤,由于颈椎的移位或碎骨片突出于椎管内,使脊髓或马尾神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往往出现不同程度的感觉、运动、大小便功能障碍,并伴有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并发症。
会议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微创通道下腹膜,后入路腰椎侧前方融合术的手术方式、可行性以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由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微创外科收入院的5例腰椎失稳患者,均需接受椎间融合术,病变节段为腰2-腰5.
目的:评估重度胸椎畸形后路PVCR前柱支撑和无前柱支撑的临床和影像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脊柱侧弯中心完成PVCR治疗的重度胸椎畸形患者57例,所有患者皆为杨氏A型(术前均无神经症状及脊髓畸形或诱发电位异常)。
目的 采用骨水泥加强微创椎弓根钉内固定(微小切口椎弓根钉植入技术,MIPS,Minimally Invasive Pedicle Screw)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爆裂性骨折,并对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目的 分析关节镜下钢丝捆扎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一般资料:自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共收治胫骨髁间前棘撕脱骨折20例,均为新鲜骨折,男12例,女8例,年龄18~65岁,平均38.1岁,交通伤14例,运动伤4例,砸伤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