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性艺术治疗在精神专科开放病房的应用

来源 :第十八届北方精神医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专科开放病房日常工作中发现,住院患者普遍存在着自我效能感低,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同时家属因照顾压力负性情绪发生率较高.为提升康复期患者的自信心以及帮助家属疏导情绪,结合开放病房的特点,对入住开放病房的部分患者及家属采用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通过观察、访谈评估活动效果发现,表达性艺术治疗形式多元,受到患者及家属的普遍欢迎,并能够提升患者自我能效感、激发患者价值感以及缓解家属的负性情绪.表达性艺术治疗是社会工作者在精神专科开放病房开展专业服务的一种好工具,值得精神健康领域社工学习实践并不断创新,让艺术治疗带给患者及其家属更多地康复信心和放松心情。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残留抑郁症状的性别差异,及残留症状与治疗时间、治疗方式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7月中国11家医院门诊抑郁症急性期治疗后患者1503例,应用QIDS量表分为残留症状组和无残留症状组,比较残留抑郁症状及不同治疗时间、治疗方式的性别差异.结果:女性残留症状患者复发比例相对较高(x2=6.9604,P=0.0083).男性残留症状总分、条目"感觉沮丧"、"注
从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社会心理因素方面探讨抑郁症患者伴发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年龄偏大、首发年龄偏小、抑郁症状严重、经历更多负性生活事件、主观社会支持越高的抑郁症患者更有可能伴发睡眠障碍。
睡眠对于保证机体健康、维持内稳态功能具有十分必要的作用。睡眠时间短、易醒或者睡眠质量下降都可能干扰机体正常的精神状态或者影响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对疾病的发展过程及转归产生影响。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这两种精神疾病与睡眠障碍存在关联。失眠常常是代偿失调或者疾病复发的前驱症状之一。病情稳定或者服药治疗的病人仍然可能存在睡眠紊乱,有可能是药物治疗本身所导致或加重的,(一些抗抑郁或抗精神病的药物对褪黑素能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前往我院住院治疗并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将同期前往我院住院治疗并有攻击行为的精神病人50例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的MOAS评分及BPR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的BPRS评分、SDSS评分及SQL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在首发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能改善病人社会功能及精
抑郁症被认为是第二大的精神疾病,且患者正在逐年增加.根据厚生劳动省的调查,1996年有20万7千人抑郁症患者,2008年增加至70万4千人,和1996年比较增加了3.4倍.从这项调查可以看出对抑郁症的对策需要抓紧进行.对抑郁症各种各样的研究正在进中,近几年从人际关系开始对抑郁症机制的研究在增加(例:丹野2001).根据joiner(1992)的研究,他人在爱情或人际关系上委婉的请求,被拒绝时抑郁症
目的:探讨药物自我处置训练对我市康复期优抚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巡诊的康复期优抚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药物自我处置训练.观察比较两组社会功能缺陷和服药依从性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训练6个月和随访6个月时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较对照组明显下降,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
目的:研究有效沟通在精神疾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间诊治的120例精神疾病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以及实施15d护理操作后的精神评定量表(BPRS)评分、焦虑及抑郁评分情况.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实施护理操作前BPR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经过护理操作后
精神健康社会工作者常面临诸如保密、知情同意、案主自决等伦理困境.社会工作者在处理伦理困境时以保护生命、患者利益优先和医学人道主义原则为指导,做出符合伦理和服务对象利益的选择.
文章针对目前我国精神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模式存在的缺陷、精神障碍患者愈后社会地位不高、难以真正回归社会等问题做了初步探讨,分析了影响精神障碍患者愈后社会地位的因素、社会工作介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地位的优势,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地位的方式,并对介入工作进行了反思.